第A07版:教育周刊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3月22日 星期

不忘初心踏实前行
走近辉县市职工子弟学校交流教师朱冬霞

夜深人静,灯光漂白了四周,狭窄的书桌上,满头银发的她依然在工作着。她,普通而又伟大,离开了熟悉的校园踏入新的学校,有过畏惧和彷徨;站到讲台即刻融入这个大家庭,继续奉献着光和热,默默无闻地践行着教育事业。她,就是朱冬霞老师。

朱冬霞老师,今年50岁,是辉县市蒲英学校交流到辉县市职工子弟学校(以下简称子弟学校)的一名教师。2017年9月1日,朱老师一行6人来到子弟学校,校领导热情接待、嘘寒问暖,化解了他们来到新单位的不适。这一切让朱老师倍感温暖,大踏步走进了五(10)班教室。

在这里,她和孩子们深入交流,并向

孩子们认真表态:在前进的路上,不允许自己有一丝怠慢,不允许一个孩子掉队。课前课后,朱老师辅导学生,一个个过关;因离家太远,学校安排她到城北学校就餐,她几次因为辅导学生而耽误就餐。

在多文本课题小组的带领下,海量阅读读书工程扎实进行。朱老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想方设法让课堂出高效,坚持“多读、多背、多写”的原则,鼓励孩子们海量阅读。定时开展“读书交流会”,评比“读书名星”。班上有几位同学在一学年内读了30多本书,且考试成绩优异。课下和家长交流时她说道:“学校营造了教育科研的优美环境,我喜欢;学校重视学生的读书工程,为孩子提供了读书的大环境,我

支持,也希望你们多多支持孩子读书!”

家长会上,朱老师从准备发言稿到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几易其稿、深思熟虑,家长们的阵阵掌声是对她辛勤付出的极大肯定。

五(10)班马玺然同学在作文中写道:“在朱老师的课上,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但朱老师仅仅教我们一年,真舍不得让朱老师离开!”

在小学语文片区培训期间,五年级语文组准备了“爱国诗篇连诵”,朱老师以优雅的动作、深情的语言折服了在场的听众。这背后是她们小组的多次讨论彩排,更是她对诵读内容的反复练习,是她对句子感情色彩的认真揣摩……

采访时,朱老师谈道:“做任何事情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想办法克服,都不能轻言放弃。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30年前,我选择了教师职业,30年后的今天,我对自己说,我尽力了,我问心无愧。”

在三尺讲台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用执着耕耘着这块教育沃土,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普普通通的小事。子弟学校校长王春玲在采访时说:“如果都能像朱冬霞老师这样把教育的日常琐事做到极致,我们便是不平凡的教者;如果能始终用爱心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我们便是伟大的师者!”

(李彩霞 闫玉方)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