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制周刊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3月21日 星期

心系贫困群众筑梦黄河滩区
——记原阳县公安局驻韦城村第一书记周庆涛

在原阳县陡门乡韦城村,村民都知道村里的第一书记叫周庆涛,有什么事找他准靠谱,看到他都会亲切地叫他一声“小周书记”。

这一声“小周书记”,包含的是村民对他3年来驻村倾情脱贫攻坚、带领韦城村群众发展致富的肯定和褒奖。

2016年,原阳县委、县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把陡门乡韦城村这个全县最大行政村的扶贫任务交给了县公安局。县公安局很快成立了原阳县公安局驻陡门乡韦城村脱贫攻坚工作队,踏实、能干的年轻民警周庆涛成为了驻村工作队员。

2016年4月份,周庆涛来到韦城村报到,当时韦城村第一书记是原阳县公安局法制室主任张永奇,周庆涛还只是一名普通的驻村工作队队员。

韦城村地处黄河滩区,人口近5000人,是原阳县最大的行政村,还是唐朝时期的历史名村,“一门三宰相”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但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多地少,村民思想保守,导致各方面发展都比较落后。全村生产总值1600万元,村民平均收入3314元,辍学7人,残疾人137人,村内道路年久失修,坑坑洼洼常年积水,用群众的话讲叫“雨天水泥路”“晴天扬灰路”,大型车辆进不来也出不去,发展无从谈起。

县公安局脱贫攻坚工作队的办公地点所在韦城村村委会,整个大院一副萧条的景象,最要命的是一到下雨天,办公室时常出现“天上下雨屋内流”的现象,办公条件极差,连一些重要的资料都要用塑料袋装着才敢放在屋里。看到这样的情况,周庆涛心里更是凉了半截。这里,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吗?时任驻韦城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张永奇在这样的情况下,积极向领导申请,多方筹措资金98万元,为村里修建道路11036平方米,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县公安局拨款5000元资金为村委会办公室加装了水泥瓦,改善了办公室漏雨的状况,这也让年轻的周庆涛明白了“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真正含义,坚定了他扎根滩区帮助村民共同发展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以前确定的贫困户,没有经过认真细致的核查、筛选,群众意见很大。为了确保扶贫对象的精准,周庆涛与驻村工作队及村干部开始一家一家的走访,每家每户了解家庭情况、人员结构、贫困原因等,他随身拿着笔记本详细地记录下来,回去再进行认真的分析。经过一个多月的认真调研和多次召开村“两委”干部及全体党员大会,最终确定了贫困户为90户,贫困人口为276人。

一连两个月,周庆涛没回家一次,没主动往家打过一次电话,即使接到家里的电话,也从不多说一句,事情说完就赶紧挂电话。用周庆涛老婆的话说,是“卖”给单位了。但周庆涛明白,扶贫工作要的是真抓实干而不是表面文章,你不真正融入到里面,就无法了解他们贫穷的原因,也无法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越了解,周庆涛心里越沉重,有的贫困户是真的穷啊,不帮助他们脱贫,也愧对自己的良心啊。

慢慢融入韦城村,周庆涛收获到的不仅仅是感动,还有付出后的喜悦。

2017年4月份,韦城村第二任第一书记、县公安局拘留所所长卢世杰到任。随之又争取来45万元资金修路4878平方米,2017年7月份筹措资金50万元,对韦城村进行了8000米的电网改造。2018年年底,工作队又筹集到188万元用于村庄道路的改造。资金一步步到位,周庆涛更加干劲十足。

随着工作慢慢进入到了轨道,周庆涛也成了韦城村里的“红人”。走在韦城村的路上,无论是不是贫困户,都会有人主动和他打招呼,似乎这个起早贪黑常常走在他们村里的这个年轻人,成了他们其中的一员了。一句:庆涛,吃了么。不是寒暄,而是一种认可,是一种朴实的深情。

韦城村陈立田年近花甲,全家只有儿子外出打工挣钱,儿媳妇在家照看3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从两岁起因发高烧引起脑瘫,需要专人看护。两个正常的孩子一个10岁,一个5岁。周庆涛经常去看望陈立田老人,并根据其特殊情况为其办理救济和相应补贴,还为其申请了资金把房子进行了修缮。

韦城村韦爱红,2017年丈夫得了重病,在医院花光了自己家所有的积蓄,丈夫还是离她而去,留下了4个幼年的孩子。周庆涛听说后,主动找到韦爱红家里,询问过情况后,及时将韦爱红纳入了贫困户,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还让4个孩子都享受到了教育补助。

类似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他这种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也得到了整个韦城村群众的称赞。前两任第一书记张永奇和卢世杰对他都有如出一辙的评价:“庆涛话不多,可干起活来像一个小老虎,一副拼命三郎的架势。”

现在的韦城村,已经旧貌换新颜。

由于韦城村人口多,贫困户比例大。局党委也高度重视,安排31名副科级以上干部为帮扶责任人,并且经常开展帮扶工作。

2018年8月份,卢世杰因工作需要不再担任韦城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重担一下子都压在了周庆涛一个人身上。但早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的周庆涛,觉得责任更大了,干劲也更大了。

现在的村委会,已经安装了空调,内外墙粉刷一遍,焕然一新。3年来,驻村工作队共筹措资金331万元用于村庄道路建设,筹措资金50万元进行电网改造,筹措资金51万元为学校硬化了操场,筹措5.4万元为村内安装了270盏路灯。

为了尽快帮助他们脱贫,周庆涛想尽一切办法。他联系一些企业单位,安排了48户贫困户从事公益岗位,每户年增收3600元。争取资金为87户贫困户增添了简易家具,改善了他们的居住环境。4户贫困户与“中央厨房”签订了入股分红协议,每户年增收900元;87户贫困户签订了金融带贫协议,每户年增收1200元;87户贫困户签订了村集体产业项目收益分配协议,每户年增收400元;10户贫困户签订了县人社局的公益岗位劳动合同,每户年增收9600元;87户贫困户签订了光伏带贫协议,每户年增收2000元;53户贫困户与雨轩养殖有限公司签订了“黄滩羊”项目受益分配协议,人均年增收300元;3户贫困户与保洁公司签订了用工协议,每户年增收6000元。为29户贫困户实施了危房改造,让他们住上了放心的房子。

从周庆涛驻村3年来,在局党委,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共同努力下,韦城村贫困户由最初的90户下降到25户,贫困率降至1.47%。截至2018年年底,生产总值由最初的1600万元上升到了4053万元,人均收入由原来的3314元上升到了8170元,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场脱贫攻坚战,不但是我工作上的一次考验,更是我人生的一场磨练,相信我会在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打赢这场攻坚战,给党和韦城村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周庆涛如是说。

(郭歌冯广胜张书才)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