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海玲)2月21日上午,总投资约36亿元的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产业升级项目正式开工。据统计,当日,新乡县共有6个项目同时开工,尽管天气寒冷,但项目建设集中开工的热潮,助力该县经济发展的加速度。
“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确保首季经济‘开门红’,这是市委、市政府确立的鲜明工作导向。”新乡县委书记申乐民对记者说,全市的发展离不开新乡县的贡献,今年,新乡县谋划项目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计141个,总投资979亿元。其中,省市重点项目9个,总投资94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2.4亿元。
在项目建设方面,新乡县2018年交上了不错的成绩单。去年,新乡县实施投资超千万元项目142个,总投资40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79亿元,当年完成投资76.5亿元。实施“双百双五”项目6个、“双十双五”项目23个,在全市2018年第一次、第二次产业集聚区及重点项目观摩活动中,新乡县分别取得县市组第二名和第一名的成绩。
再好的蓝图,不抓落实就是镜中月、水中花。今年,在积极推进项目实施工作中,新乡县将继续实行县级领导分包项目机制,每个项目做到分包领导、牵头单位、节点任务、推进责任“四明确”,全程实行“保姆式”服务,确保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坚持专案专班,对每个重点项目成立专班、制订专案,由县级领导作为专班的第一责任人,每月对项目督促检查两次以上,每月向县党政联席会汇报一次。坚持例会推进,每半月召开一次项目建设例会,统筹解决重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要素保障、手续办理、外部环境等重大问题。
土地和资金一直以来都是影响项目建设的两大制约因素。新乡县县长聂长明表示,在土地方面,新乡县既要利用上级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占补平衡指标和用地指标,又要大力治理小散乱污企业,深入排查停产半停产企业、停建缓建项目和低端落后产能,逐一制订处置方案,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通过租赁、重组、回购、二次招商等方式实施“腾笼换鸟”。在资金方面,由县金融局牵头,建立完善政银企社合作对接长效机制,继续为金融机构与企业合作搭好平台、建好机制、抓好落实、搞好服务,推动银企良性互动,推进项目顺利实施。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招商引资则是项目建设的基础保障。“围绕产业升级、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科技创新、生态环保5大领域,结合新乡县产业集聚区批复的规划谋划项目,大力开展招商推介,真正让项目引领我县发展的新辉煌。”申乐民这样对记者说。
本报讯(记者陈荣霞)今年,凤泉区紧紧围绕生态科技健康美丽新凤泉发展目标,紧紧抓住项目争速这个关键点,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凤泉区将全年紧盯168个计划实施和谋划储备的千万元以上项目,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压实责任抓开工,重点推进平煤国能锂电二期、苏州斯莱克投资13亿元的新能源精密构件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早日建成投产,形成新的增长点。
2月21日,位于凤泉区动力电池专业园区西片区的新乡市丰发锂电池及正负极片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凤泉区一季度总投资21.59亿元的24个项目集中开工建设。近年来,凤泉区抢抓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城建设战略机遇,以新能源电池电动车、高端装备制造和健康文化旅游为主导产业,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特别是新乡动力电池专业园区被评为“河南省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示范园区”;总投资50亿元的平煤国能锂电项目一期仅用9个月就建成投产,被赞为“凤泉速度”。
为了确保完成工作目标,凤泉区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是:强化运行调度,确保重点指标“开门红”。优化营商环境,聚焦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精准施策、精准服务,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具体问题,助推企业做强做大,夯实经济发展基础;抓实项目建设,确保重点项目“开门红”;建立督查机制,紧盯计划开工项目,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压实责任抓开工;注重“引大招强”,确保一招四引“开门红”;建立健全专业化、全员化、多元化招商机制,推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机制,认真梳理主导产业链条和图谱,聚焦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等重点区域,密切关注国内500强和行业领先企业的发展动向,绘制招商地图,着力引进发展潜力大、关联程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强链延链项目;完善载体平台建设,确保园区发展“开门红”;创新体制机制,高标准建设动力电池专业园区,以“一台两器一园”的“121”模式,强化“五个一”工作机制,把动力电池专业园区建设成为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金融链、供应链、政策链“六链融合”的载体平台,争创自创区辐射区和创新单元;突破重点难点,确保生态城建设“开门红”,用拔钉清零的态度破解各项难题,加大工作推进力度。
目标已明确,措施已制定。今年,凤泉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城建设为统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生态科技健康美丽新凤泉、推进新乡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