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修国
我市以“双高”奋进之笔,书写教育强市新篇章
2019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已确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严格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围绕“创一流、争第一,建设教育强市”目标,时刻紧盯促均衡、提质量、保公平三大重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公平、质量为根本要求,以综合改革为根本动力,以存在问题为根本抓手,以回应群众期盼为根本导向,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证,努力打造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具活力、更有影响、更为出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化新乡教育。
聚焦全面发展抓育人,努力实现立德树人高质量
多点发力激活课程德育因子。一要强化全科德育理念,积极挖掘各学科德育资源、用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努力使每一门课程都蕴含德育内容,每一位教师都发挥德育作用。二要提升课堂质量,开展好“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主题活动,发挥好学校党团组织、少先队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以品德润身、用大德铸魂。尤其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讲堂活动为牵引,加强《新乡市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宣传教育,制定“中小学德育评价细则”,开展“诚信建设万里行”接力活动,推进道德与法治特色示范课堂建设,指导12所学校争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三要重视和加强校本教材研发,结合我市实际,拓展教育资源,引导学生从新乡的历史文化、现实发展和先进群体中汲取营养、砥砺品质,培养和激发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的炽热情怀。
多头共进用活文化育人载体。一要以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为抓手,以争创全国文明校园先进校和首届省级文明校园为驱动,做好校园的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抓好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提升“两创两争”活动质量,强
化校园文化育人作用,切实让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悟真善美、汲取正能量。二要巩固研学旅行在全省的先发优势,加强基地建设、教材开发、教师培养等举措,确保2019年实现全部市属学校、50%的县(市)、区学校将研学旅行纳入课程,努力让更多的孩子走进山水人文景观增长知识。三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功能,通过主题教育、社团活动等形式,利用博物馆、图书馆等资源拓展学习空间,强化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等举措提升工作标准,借助经典诵读、汉字大赛等赛事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广大青少年爱祖国语言、学传统文化、强民族自信。
多育并举盘活素质教育资源。一要强化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积极以推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实验区建设为牵引,以开齐开足课程、配齐配强教师为基础,以开展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监测为保障,以将体育考核成绩纳入毕业条件为导向,切实保障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全面提升体育工作的质量和分量,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増强体质、锤炼意志。二要配备好美育教师,开齐美育课程,开展好“戏曲进校园”等活动,努力推动美育与课堂教育、课外实践、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三要将劳动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劳动课程研发,丰富劳动实践载体,建立劳动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在校园劳动、学工学农、家务劳动中既提高技能,又锻炼筋骨,更涵养精神。四要加强综合素质提升培训,大力开展素质拓展、成长体验、军事训练等活动,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中快乐成长、全面发展。五要健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三级辅导体系,加强“新老师”志愿服务队等心理健康队伍建设,开展公益讲座进县区、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帮助学生保持阳光心态,始终乐观向上
多方联动抓活家校共育合力。一要巩固成果,抓好“教师走访家庭、密切联系群众大家访活动,用好家访管理系统,努力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
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二要加强探索,积极发挥首届家庭教育专家的引领作用,筹建新乡市家长大学,探寻家校共育新途径,努力以更优质的家庭教育为孩子向上向善奠定基础。三要凝聚合力,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的要求,统筹协调各类资源,构建多方联动格局,切实通过学校与家庭同向、教师与家长同心、家校与社区同力,营造和谐育人环境,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聚焦改革创新增活力,努力实现教育教学高质量
强化教学科研,实现“教”的高质量。一要强化教研意识,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校本课程研发等重点,进一步强化校长(园长)“头雁效应”、教研部门功能发挥、教研队伍能力建设重点课题研究,努力加速教学研究、成果转化,实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二要放大教研格局,突出一线指导,抓好送课、送培、送研等活动,切实使教研工作更加深入基层、走进学校、贴近师生,通过“接地气”促进“出成果”。三要优化教研模式,强化“互联网+教研”,加大信息化教研队伍建设、数字化特色课程开设的力度,丰富在线研讨、网络赛课等活动平台,努力以智慧教研共享教学智慧,用教研质量驱动教学质量。
完善评价体系,实现“评”的高质量。一要推进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建设,完善测评工具,健全评价体系,强化诊断、改善、激励等功能作用和结果运用,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决策依据,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有力支撑。二要深化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启动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为素质教育营造更加有利的环境。三要围绕坚决克服“5个唯”等要求,加大教育宣传力度,积极树立科学的评价导向,教育师生、引导家长切实认清在立德树人的拼图中,不只有分数,不只是升学。
推进智慧教育,实现“技”的高质量。一要落实教育部制定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进“三通两平合”建设,打造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建好网络直播课堂服务云平台,加快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二要推进“互联网+教育”,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推动“爱学堂”资源深度应用,提升“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质量,积极用智慧教育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育现代化。三要以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重点,加强教育培训和教学激励,加快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四要大力推进中招实验操作考试信息化,2019年市区和封丘县要积极做好试点探索工作,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确保2021年基本实现全市覆盖。五要以创建10所市级创客教育示范校为抓手,加大对创客教育的探索和推进力度,助力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
加强合作交流,实现“融”的高质量。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加大开放合作力度,加强融合协同发展。一要借鉴先进经验,积极向国际国内教育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理念,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等工作,努力借助“外埠所能”补充“新乡所需”,通过借势发力实现跨越发展。二要融合各类资源,积极推进科教、产教、医教等多形式的协作发展,努力使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充分利用有益资源推动教育发展。三要融入实践探索,在借鉴外地经验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学前教育改革等改革创新上加大力度,在多元合作办学等传统优勢上挖掘深度,在精神文明建设等特色工作上打磨亮度,努力通过外引内育、互容互鉴,推动教育事业大发展,増强品牌亮点含金量,提升新乡教育影响力。四要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接收工作,做到“应入尽入同城同待遇”。五要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情感关怀、心理辅导和安全防控,以更加贴心的关爱保护体系,促进留守儿童茁壮成长。六要落实《新乡市第二期特殊教有提升计划》,完善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特教模式,切实用最大的爱心、尽最大的努力帮助残疾儿童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