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翟京元
在人生的长河里,有一种精神弥足珍贵,那就是初心不改。
55年前,获嘉县太山镇一个年轻人刚刚参加工作,他在日记本上这样写道:“在生活的熔炉里,要严格锤炼自己,清除身上的杂质,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
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躬身林业科技,他取得河南省重大技术成果奖,培育的“钻天榆”在全国推广繁育;力行扶贫攻坚,他免费指导农户科学种植,让数百名农户走上致富路;不忘人生诺言,牢记“人民送我上大
学,我上大学为人民”,帮助他人从来分文不取。
如果你在获嘉县打听这个人,几乎不费周折就能找到他——获嘉县林业科技专家张庆连。
2001年9月,张庆连在退休的第一天又写下这样一段话:“夕阳红似火。时间有限,事业无限。退休后是人生的又一次拼搏,更要书写好人生的晚年履历。”
初心不改,学习不止,拼搏不停,让我们一起走近张庆连。痴心不渝
一棵幼树,只有在暴风雨中经受挫折,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张庆连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中毕业后到林场干活挣工分。那是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小时候家里穷,他不仅自己吃榆树叶、吃榆皮面,更目睹了乡亲们同样靠榆树“救命”,由此,他与榆树结缘。
21岁时,他在获嘉县太山农场当林业技术员,为了改良榆树品种,他白天劳动,晚上查阅资料,节假日徒步走访周边农村,采集标本,寻找优质榆树
品种。
1978年,由他发现命名并经过培育的“箭杆榆”经过全国白榆考察组专家鉴定,认为这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独特榆树,准许自成体系在全国推广繁育。
“箭杆榆”此后被考察组命名为“钻天榆”,经过张庆连的繁育试验,迅速推广到全国各地,并荣获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