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胡殿芳)记者昨日从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了解到,今年,我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将更加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努力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
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城市规划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退城进园”,对落后产能坚决予以淘汰,对“散乱污”企业坚决予以取缔,腾出环境容量。另一方面,实施智能、绿色、技术“三大改造”,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先进制造业专业园区建设、大企业(集团)培育为主要抓手,迅速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降低污染排放。
据了解,去年,我市强力推进特别排放限值改造、超低排放改造、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无组织排放治理等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总的来说,我市作为老工业基地,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电力、水泥、化工、造纸、化纤等高污染、高耗能行业较多;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管理水平、专业化程度较低,易造成环境污染,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