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二院成功实施极低位直肠癌保肛术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当面临直肠癌诊断叠加“肿瘤距肛缘仅3cm”的极限条件,患者不仅要受病魔威胁,更要承受失去肛门、改变生活方式的恐惧。近日,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二院)普通外科一病区团队攻坚克难,成功为一名58岁男性患者完成腹腔镜下无腹部辅助切口直肠癌根治术(NOSES)。手术在精准根治肿瘤的同时,突破性实现极低位保肛,并同步实施回肠预防性造口,为患者术后康复筑牢“双重保障”,彰显了该院在微创外科领域的技术硬实力与“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温度。
58岁的李先生因便血症状就诊,经肠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直肠恶性肿瘤。更为棘手的是,其肿瘤下缘距肛缘仅3厘米,属于临床治疗难度极高的“极低位直肠癌”。按照传统手术方案,此类病例往往需行永久性腹部造口(俗称“改道手术”),术后生活质量将受到显著影响,这让对正常生活抱有期待的李先生陷入焦虑。
患者的保肛诉求,成为医疗团队攻坚的核心目标。市二院院长助理、普通外科一病区主任王海溥牵头,迅速组织多学科会诊(MDT),联合影像科、麻醉科、营养科等多学科专家展开综合研判。通过高分辨率MRI影像精准评估,团队认为,尽管肿瘤位置极深,但未侵犯肛门括约肌复合体,为保肛手术保留了关键手术窗口。最终,结合患者病情与诉求,团队量身制订个体化手术方案——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联合NOSES术式,并同步实施回肠预防性双腔造口术,在确保肿瘤根治性的前提下,全力守护患者生活质量。
作为“微创中的微创”,NOSES术式较传统腹腔镜手术实现关键突破。手术团队在全腹腔镜下精准完成直肠游离、肿瘤切除及淋巴结清扫,随后借助专业器械,将切除的肿瘤标本通过人体自然腔道(肛门)完整取出。术后患者腹部仅留存数个“钥匙孔”大小的Trocar穿刺孔,无额外辅助切口,既实现肿瘤根治,又最大程度保留腹壁完整性与美观度,大幅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加速康复进程。
在距离肛缘3厘米的狭窄盆腔空间内操作,如同“在螺丝壳里做道场”,对术者的技术精度与经验积累提出极高要求。主刀医生王海溥凭借数十年腹腔镜手术经验与精湛操作技巧,在严格遵循肿瘤根治原则、确保足够远端切缘的基础上,精准避开肛门括约肌关键功能区域,成功保留肛门正常生理功能。
极低位直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瘘是最严重并发症之一。为确保万无一失,团队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实施了回肠预防性双腔造口。此举可将粪便暂时转流,极大降低了吻合口因粪便污染而发生瘘的风险,为吻合口的顺利愈合提供了宝贵的时间。这个造口是临时性的,待患者身体恢复,通常在术后3个至6个月即可还纳回腹腔,恢复正常排便通路。
术后,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结合个体化的营养治疗,李先生恢复迅速,术后第一天即可下床活动。他抚摸着自己几乎无疤痕的腹部,得知肛门成功保留,激动地说:“我做了最坏的打算,没想到你们不仅救了我的命,还保住了我作为正常人的尊严和生活质量。太感谢你们了。”
此例高难度的NOSES保肛手术的成功,不仅是一次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以患者为中心”医疗理念的生动实践。市二院普通外科一病区团队将继续砥砺前行,不断攀登技术高峰,让更多患者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能够有尊严、有质量地享受美好生活。
(杨镇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