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道清路小学

融合教育办学案例入选今年河南省融合教育学校典型案例名单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发布《关于河南省融合教育办学典型案例征集结果的公示》,全省10个融合教育区域典型案例和50个学校典型案例上榜,其中,高新区道清路小学“拥抱差异,阳光下共成长”案例入选2025年河南省融合教育学校典型案例名单。

  在《河南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指导下,在高新区社会事务局的领导下,道清路小学于2024年8月在西校区开设特殊教育教室,同年9月招收10名孤独症儿童入学,现有2个特教班共16名孤独症儿童就读。

  在校长张艳的带领下,西校区积极筹建特殊教育教室,改造教育班级环境,招聘专业特教老师,秉持“全纳、融合、共成长”的核心理念,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在高新区融合教育发展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孤独症儿童个体差异大、能力发展不均衡。该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入校时就根据“C-PEP-3评估量表”对特殊儿童作出了专业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为每一名特殊儿童制订专业的个别化教育计划(IEP);同时,努力营造包容接纳的校园“软环境”,利用班会课、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多次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携手同行、我不孤独”的主题普及教育,引导学生从好奇、怜悯、误解走向了理解与接纳。该校还建立了“小天使”帮扶机制,通过“二对一结对子”帮扶,构建同伴儿支持系统,这不仅是一种帮扶机制,更是一个双向滋养的过程。各类集体活动向来是学校育人的主阵地,学校在组织各类大型活动时,充分考虑特殊儿童的情况,积极营造和谐共融的环境氛围,在组织各类大型活动时,学校充分考虑特殊儿童情况,营造和谐共融氛围,确保特教班学生全员参与,引导他们真正从“在场”融入“参与”。

  如今,普班同学在校园里遇到特教班同学时,会主动展露微笑、热情问好。一种包容、友善、互助的氛围,正于校园中悄然浸润、自然生长——这便是推进融合教育最珍贵的馈赠。

  作为一所始终践行“全纳教育”理念的学校,该校深知融合教育不仅是政策的要求,更是对每一个生命价值的尊重与守护。今后,高新区道清路小学会继续以爱与专业为基石,持续深化融合教育实践,完善支持体系,推动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深度融合。

(赵桦桦 张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