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结硕果 改革创新谱新篇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新乡学院教育教学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乡学院教务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创新育人模式,强化内涵发展,聚焦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产教融合等领域,推动各项教学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一、专业与课程双轮驱动,持续夯实教学根基
新乡学院紧密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专业建设为引领,不断优化专业布局,成功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显著的专业集群。
为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学校出台《关于制定2024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全面修订并完成65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科专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与优化,理工类专业占比显著提升至59.7%,彰显出学校对科技与工程教育的高度重视与前瞻布局。
在专业特色与创新方面,新乡学院成效斐然。家庭教育微专业凭借其鲜明的时代特色、扎实的实践基础以及前瞻性的人才培养定位,成功入选教育部“双千计划”首批入库微专业名单,成为学校专业建设的新亮点。同时,制药工程、广播电视编导两个专业首次获评全省专业认证B-等级,填补学校B-等级的空白,实现历史性突破,11个专业由D类跃升至C类。此外,3个参与认证专业全部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通过率100%,远超全省平均通过率,充分展示学校在师范教育领域的卓越实力与深厚底蕴。
在课程建设方面,新乡学院注重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与前瞻性,将行业最新动态与学科前沿知识深度融合于课程内容之中,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2门课程脱颖而出,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实现了学校在该领域零的突破。同时,在河南省课程评价中取得优异成绩,共有1311门课程完成评价;9门课程成功获批河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河南省专创融合课程、河南省通识教育课程、河南省研究性课程等。此外,学校还立项建设81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的深入实施。
在教材建设方面,新乡学院牵头河南省第二批“十四五”规划教材重点领域工作,7本教材成功获批省“十四五”规划教材立项,为学校教材建设增添新的荣誉;2本教材被推荐至教育部参加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评审;获河南省教材二等奖1项,充分展示了学校教材建设的高水平成果。
通过专业与课程的双轮协同发力,新乡学院持续提升教学质量,为进一步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筑牢坚实的根基,有效助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成果量、质双提升
新乡学院积极推动教学模式革新,大力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多元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学校以“课堂教学奖”评选为有力杠杆,激励全校教师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持续攀升,其课堂教学改革做法荣获河南省教学改革优秀案例一等奖。
在教学成果方面,新乡学院捷报频传。2024年,学校斩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3项,获奖数量相较于上届呈现2.6倍的大幅增长;2025年,又成功获得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实现教学成果数量与质量的跨越式提升。同时,学校获批省级教改项目立项11项,校级教改项目立项100余项,并高效组织完成5项省高教学会教改项目结项验收。《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实困境和优化路径研究——以新乡学院为例》等5个项目成功获批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2025年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立项,彰显学校在教育研究领域的深厚底蕴与强劲实力。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成功获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河南省首批典型场景案例,并作为杰出代表被推荐至教育部,在全省仅6项成果奖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将其视为教学发展的核心动力。积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为教师成长搭建广阔舞台;尤为注重为青年教师开辟成长快车道,提供丰富资源与机会,助力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多方面能力实现全方位提升,成功培育出6名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他们已成为学校教学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新乡学院的教学成果不仅在数量上实现大幅增长,质量上更是得以显著提升,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新乡学院积极与产业、行业、企业紧密携手,构筑起产教融合的坚实桥梁。通过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产业学院等多元模式,将企业的真实生产场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无缝对接。
学校紧密契合国家战略对3D打印领域的迫切需求以及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乡片区的发展定位,成功获批教育部目录外专业,并在后续建设中精心打造成极具特色的3D打印专业集群。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新建实习实训基地63个,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全方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校党委书记王孝俊署名文章《新乡学院:聚力3D打印专业集群建设,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光明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国教育在线等权威媒体平台得到全面报道,引起广泛关注,充分展示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担当与作为。
为构建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出台《新乡学院第二课堂学分评定与管理办法》,精心打造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紧密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大力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一线,汲取丰富实践经验,反哺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和前瞻性。这一系列创新做法得到《光明日报》的高度关注,并以《聚焦产教融合前中后端全链条 赋能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新变革》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凸显了学校在产教融合领域的卓越探索与显著成效。
依托学校医学类专业,多维度大力推进急救教育工作,以“普及急救知识、提升应急能力”为核心目标,成功跻身第三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校之列;依托学校护理类专业,全面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成功入选河南省全国健康学校建设第二批试点单位,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通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深入推进,新乡学院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立德树人落地生根,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新乡学院精心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根基。同时,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丰富多样的学术、文体、实践平台,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2024年,师范类毕业生参加河南省技能竞赛,以一等奖获奖比例100%的优异成绩,并列全省第一,彰显学校师范教育的精湛水平。同年,所有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在全省抽检中实现100%合格,在全省众多高校中脱颖而出,成为仅有的16所抽检100%合格的高校之一,并获评省级优秀毕业论文13篇,充分证明学校在学术培养方面的严谨与高质量。
文化传承与竞赛活动亦是佳绩连连。学校在河南省诗词大赛高校组团体赛中荣获三等奖,在河南省第十届汉字大赛中斩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河南省第六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中夺得二等奖2项,展现出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出色的综合素质。
学校的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顺利通过教育部中期考核,并新增国家语言文字推广站2个,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拓展更广阔的空间。此外,学校成功举办首届黄河诗会、第十届河南省诗歌春晚暨第十一届中国诗歌春晚新乡分会等大型文化活动,吸引多达10余万人次参与,被光明网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文化影响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新乡学院各项教学工作成效显著,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认可和广泛赞誉;展望未来,新乡学院将以取得的成效为基础,继续秉持“以人为本、厚德强能、开放创新、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持续完善产教融合,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新乡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新乡学院教务处 李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