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县检察官千里协调助涉案人员子女顺利入学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检察官同志,孩子能够顺利入学,真是得多谢你们!”近日,新乡县检察院办案人员接到千里之外的电话。电话那头,涉案人员家属难掩激动,而这份跨越省域的喜悦背后,藏着一段检察官为涉案人员子女入学难题奔走的暖心故事。

  事情要从涉案人员吴某说起。此前,吴某因涉嫌合同诈骗被羁押在新乡市看守所,眼看家中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入学手续却迟迟办不下来。原来,吴某属于未婚生子,孩子出生时未能按规定领取《出生医学证明》,如今孩子父亲更是无从联系。没有《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成了“拦路虎”,孩子入学自然也成了泡影。

  看着身边同龄的孩子兴奋地挑选书包、文具盒,自家孩子却只能眼巴巴望着,吴某家属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他们也曾想过自己办理相关手续,可面对陌生的部门、复杂的流程,再加上从湖南到河南的千里路途,一次次尝试都成了“徒劳”。走投无路之际,吴某家属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了负责办理吴某案件的新乡县检察院检察官。

  “不管大人的事情如何,孩子的受教育权绝不能受影响!”8月7日,在听完吴某家属的诉求后,承办检察官当即拍板——一定要帮孩子解决这个难题。尽管协助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并非案件办理的法定职责,但“司法为民”这四个字,让他们无法对孩子的困境袖手旁观。

  想要给孩子上户口,第一步就得补领《出生医学证明》。可工作人员告知,《出生医学证明》超过一年未领取,必须提供亲子鉴定结果。这一要求,又给事情增加了不少难度:一方面,亲子鉴定需要吴某、孩子及鉴定机构三方配合,可吴某身处看守所,流程衔接远比普通情况复杂;另一方面,孩子和家属远在湖南,与我市的鉴定机构、看守所分属不同地区,材料传递、沟通协调都需跨地域进行,耗费的时间和精力难以想象。

  “能让家属少跑一趟就少跑一趟!”为了让孩子顺利入学,检察官主动承担起沟通协调的重任。他们第一时间联系吴某家属,耐心倾听对方在办理亲子鉴定手续中遇到的难处,仔细询问每一个细节,生怕遗漏关键信息。在多方核实政策要求后,检察官逐条告知家属办理亲子鉴定需准备的材料、具体步骤,还贴心提醒他们如何挑选有资质的鉴定机构,一步步引导吴某家属推进流程。

  当吴某家属终于选定鉴定机构后,检察官第一时间与鉴定机构对接。从确认鉴定流程是否合规,到核实鉴定机构资质是否合规,再到主动说明这个家庭的特殊情况,检察官反复沟通,只为争取鉴定机构的理解与配合,让鉴定过程既符合规定,又尽可能提速。

  而最棘手的,莫过于协调在押的吴某参与亲子鉴定。考虑到看守所的管理规定和涉案人员的特殊身份,检察官一次次前往看守所,与工作人员耐心沟通,详细说明孩子面临的入学困境,共同商讨如何在符合法定程序的前提下,为吴某采集血液样本提供便利。每一次沟通的结果、每一项需要注意的规定,检察官都会及时同步给吴某家属和鉴定机构,确保各方衔接顺畅,不浪费一分一秒。

  那些日子里,检察官的办公电话成了“协调热线”——白天,他们忙着对接鉴定机构、看守所,反复核对材料;晚上,还会主动联系吴某家属,告知进展、安抚情绪。一次次电话沟通打消疑虑,一遍遍信息核对避免疏漏,一轮轮部门协调打通梗阻,检察官用耐心和坚持,一点点驱散吴某家属心中的焦虑。

  在检察机关的全程跟进下,仅用10天左右,吴某与孩子的亲子鉴定血液样本采集工作就顺利完成。那一刻,吴某家属悬着的心终于稍稍放下。8月23日,司法鉴定结果正式出具,拿到鉴定报告的家属立刻赶往孩子出生的医院,顺利补办了期待已久的《出生医学证明》。

  当家属带着这份沉甸甸的《出生医学证明》踏上返回湖南的列车时,距离当地开学仅剩几天时间。这份小小的证明,不仅是孩子户口登记的关键,更是检察官跨越千里送出的“开学礼物”,让孩子得以和其他小伙伴一样,走进校园,开启学习生活。 (任艳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