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成功做4次微创手术百岁老人给市二院送锦旗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近日,一位精神矍铄的百岁老人,在家人的陪伴下将一面写着“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精心护理、热情周到”的锦旗,送到了市二院骨科四病区齐广明医生手中。这面锦旗不仅承载着患者与家属对市二院沉甸甸的感激之情,更见证了这位老人一段跨越6年、4次挑战高龄骨质疏松性骨折困境的生命奇迹。

  这位100周岁的患者经历了非同寻常的医疗历程:94岁、98岁和99岁时三次椎体压缩性骨折,96岁时遭遇一次更为凶险的粗隆间骨折。对于如此高龄的老人来说,任何一次骨折都可能意味着永久卧床甚至危及生命。

  “面对如此高龄高危的病例,每次手术前我们都会组织多学科会诊。”齐广明介绍,“麻醉团队评估麻醉风险,内科专家调控基础疾病,加上术前术后护理团队的康复指导,正是这种团队协作和保障,让我们有了为超高龄患者手术的底气。”

  4次手术均采用了微创技术。3次椎体成形术通过穿刺针向压缩椎体内注入骨水泥,稳定骨折部位;粗隆间骨折则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技术。微创手术具有时间短、疼痛少、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同时避免了传统大开刀手术的风险。

  “对于高龄患者,手术必须精准、快速、微创,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创伤。”齐广明表示,“骨质疏松性骨折,微创手术治标,术后抗骨质疏松是治本。因此,骨松骨折预防要标本兼治,提高骨密度,防止再骨折,需要专注骨质疏松的预防、微创手术、术后抗骨质疏松及康复指导。”

  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术后康复同样关键。市二院专业的护理团队每一次都为老人制定了详细的康复计划,齐广明长期的术后随访及上门查体,无不体现着医者仁心的职业精神和对患者的全程关怀。

  在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在市二院骨科的护航中,这位老人一次次打破“人生最后一次骨折”的魔咒,与市二院一起创造了超高龄骨折后再站起来、走起来的奇迹。

(何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