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义诊团 奉献农家院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书武

  8月18日,在全省离退休干部暨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封丘县人民医院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成为我市5个先进集体之一。

  该支部成立于2022年9月,现有党员44名,其中副高级职称人员7名。该支部积极探索离退休干部党建“双带”新模式(党员带群众、名医带骨干),创建“银发先锋”党建品牌,特别是成立的“夕阳红”专家义诊团,赢得了广泛赞誉。

  义诊团由15名退休专家组成,平均年龄68岁,最年长者已达80岁高龄。三年来,他们带着药箱和设备,走遍全县19个乡镇,开展义诊活动89场,服务老年群众1.2万人次,行程累计达2500公里,收到感谢信136封、锦旗23面。

  他们用听诊器丈量民情,用处方笺书写初心。

  前不久,在陈固镇冯马台村义诊现场,71岁的前内科主任李同星一边清点药品箱,一边解答村民的疑问。内科诊台前,他仔细聆听村民李大娘描述病情:“胸口老是闷得慌,晚上一躺下就喘不上气......”他推推老花镜,仔细查看老人带来的药盒,告诉她剂量需要调整,并建议增加一种利尿剂。心电图检查后,李同星发现老人存在明显的心功能不全,医疗团队当场调整了用药方案,还详细写明了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太感谢了!去一趟县城要倒两趟车,现在不出村就看到大医院的医生了。”李大娘攥着新药方,眼里泛着泪光。

  在临时超声室里,超声科原主任王秉香发现村民赵大爷肝脏有一个疑似囊肿的病灶。“您需要定期复查,我们给您留个记录,下次来义诊时再帮您看看。”王秉香仔细嘱咐道。

  眼科原主任何方省用便携式眼底镜为村民检查:“很多老人患有白内障、青光眼却不知道,早期发现太重要了。”半天时间,他们为200多位村民进行了健康检查,发现重点病例17例,调整用药方案40余人次。

  正午时分,前来看病的村民渐渐稀少,医疗队开始收拾设备。村党支部书记赶忙过来挽留,医院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康希彬笑着谢绝:“医院有规定,不能给乡亲们添麻烦。”

  生命没有终止,义诊不会停息。

封丘县人民医院原副院长、义诊团团长冯建中介绍,义诊团创新“五带”服务法(带设备、药品、技术、资料、温情)、“三诊”工作制(集中接诊、入户巡诊、远程会诊)和“夜间门诊”模式(针对农忙季节),尽全力服务群众。

  在服务的同时,义诊团还实行“1+1+1”跟师制:1名专家带1名村医和1名规培生,探索“场景化”教学,在农户家中现场示范问诊技巧。截至目前,累计培训村医200余人次,带来三大转变:诊疗行为规范化(标准符合率从45%升至89%)、中医药使用普及化(中药处方占比提升65%)、急救能力专业化(心肺复苏合格率达100%)。

  封丘县人民医院对义诊团的活动始终给予大力支持,配齐了价值50万元的便携式诊疗设备,调配了两辆专车作为义诊交通工具,既保证了出行安全,又能装载必要的医疗设备。

  银发义诊团以仁心仁术续写着救死扶伤的动人篇章,成为乡村振兴路上一道温暖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