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箜篌:千年弦音的文化传承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箜篌在演奏者手中流淌出美妙的旋律。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云 摄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宗斌
3000年古老悠扬的琴音从历史深处走来,在联合国总部绽放出文明交融的光彩。
今年6月10日是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专场演出在联合国总部举行,来自新乡的箜篌演奏家鲁璐带着她的原创作品《美美与共》,与国际音乐家同台演出。在国际最高的文明舞台上,箜篌的美妙琴音被世界聆听。
从牧野大地孕育成长,到首次登上联合国舞台,箜篌这件承载着华夏千年文明密码的古老乐器,穿越时空与国界,谱写出文明互鉴的时代乐章。
牧野沃土感受箜篌古韵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黄河流经的9个省份中,古老的艺术瑰宝箜篌无不流淌其中。
历史文化厚重的新乡,为箜篌产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坐落于经开区的世界第一家箜篌博物馆,犹如一座璀璨的文化宝藏,里面形态各异、匠心独运的箜篌令人惊艳,详实丰富、史海钩沉的史料引人入胜,精妙绝伦、重现古韵的复原图卷动人心弦......千年古乐在这里跨越时光长河,焕发新生。
“每一把箜篌都是一部活态的历史典籍。”久鼎文化产业(新乡市)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郝志辉介绍,团队需要从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中寻找蛛丝马迹,在斑驳的历史图像里捕捉形制细节。为保护传承箜篌文化,鲁璐率团队搜集整理海量的箜篌历史资料,对箜篌历史图像进行二次创绘,并实施箜篌复原和活化工程。目前,鲁璐率团队已复原仿制和创新转化箜篌乐器实物321件,搜集到来自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个历史箜篌影像,博物馆多项展项创下世界纪录。
汲取黄河文明滋养的新乡与箜篌渊源颇深。无论是古籍所记载的发源于黄河流域新乡一带的中国古代卧箜篌,还是在卫辉市陀罗尼经幢、辉县市白云寺石塔中发现的与箜篌相关的文物遗存,无不诉说着千年过往。
在新乡,箜篌完成着历史与现代的对话,开始向世界展示闪亮的文化名片。
文化交流登上更大舞台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文化交流的广阔舞台上,鲁璐一次次化身文明使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远播世界。
在今年中柬人文交流年闭幕式上,鲁璐带着她的原创新作《千载和鸣》,奏响了中柬文明和合共生的时代旋律。蛇年河南春晚《美美与共》节目中,鲁璐以箜篌为主线,通过奇幻的“穿越”表现手法,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穿越古今、融汇东西的美妙大合奏。
鲁璐的文化出海版图不断扩展。2014年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她怀抱复原自敦煌壁画的仿古箜篌“律羽腾”,为在场贵宾带来唐代歌舞《炫舞羽音》;2018年9月,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鲁璐带领箜篌团队演奏《丝路箜篌》,美妙的旋律再次惊艳世界。
2019年10月1日上午,庄严的天安门广场,20余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鲁璐携“新乡造”的“九天凤凰”箜篌登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华文化”方阵彩车。在方阵彩车上的18位代表中,她是最年轻的一位。
文化交流活动持续推进,一个个“高光”时刻背后,是鲁璐对“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理念的生动诠释。
薪火相传开拓发展新局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千年礼乐文明的血脉,正在黄河之滨的新乡澎湃涌动。我市以打造“箜篌之乡”为目标,全力推进箜篌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工作,将沉睡的古乐化为城市的文化基因。
鲁璐以学术匠心点燃传承火种。她作为执行主编编著的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精品教材《箜篌》,已成为最具权威、最具标准、世界通用的考级教材,填补了箜篌教学体系的空白。
我市将箜篌艺术融入美育实践,以传统礼乐滋养少年心灵,启动非遗箜篌艺术进校园活动,将箜篌艺术融入国民教育,打造箜篌教育基地,目前已有数千名学生接受箜篌艺术培训。鲁璐在北京建立的教育基地,至今已培养近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箜篌传承人。
如今,一幅箜篌文化全景图在牧野大地展开:
在鲁璐的推动下,集研发、生产、人才培养于一体的久鼎箜篌文化创意产业园和久鼎箜篌博物馆,已成为展示箜篌文化的重要窗口,吸引着国内外艺术家前来探索。
我市计划依托黄河、大运河文化资源打造箜篌艺术中心,立体展示5000年箜篌文化发展历程。同时,我市还将以箜篌为载体,积极开展国内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搭建起文化互鉴的桥梁,让国内外更多人认识箜篌、了解箜篌,让箜篌成为传播牧野文化的重要名片。
我市正通过“科研制造、馆藏保护、文创开发、教育普及”发展模式,全力构建箜篌全产业链。这一千年弦音已从牧野大地迈向世界舞台,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