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情愫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王永新

  多年来,总有一种快乐,和生活如影相随。它是一种心灵的欢喜,是其他形式不可相比的感受,这就是读书带来的快乐。

  翻开一本书时,一种喜悦便扑面而来。有时偶遇一本一直没有机会读到的名著,便手不释卷,一气读成。有时几天几夜穷尽几本厚书,终于弄清了一个时期的历史真相,或者人物命运的结局,得到的是不可言喻的满足。有时读到痴迷处,会陷入一种情绪,陪着书中的人物、情节,悲喜交加。和他们对话,讨论人生的意义和国家的命运,同频共振。凝神倾听他们的故事,有幸福、有苦恼,还有对未来的向往。听着这阐释人生哲理的苦口良言,让我变成一个静默的人。不需要说什么,只需要倾听。也许在读这本书时,来不及思考书中的意义,只是这些人物的命运,时代的风云,在心中引起了强烈的震动。欣赏这些人物的生活态度,感慨历史的变迁,我感受到了周身无法遏制的激情。

  人生跌宕,有时你会陷入一种孤独,甚至有一些失落和无助,心儿不知如何安放。此时如果你捧起一本喜欢的书,让自己彻底沉浸在文学的世界里,那么你会很快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热闹处,灯火辉煌,寂静中,风轻云淡。一切都变得随心所愿,轻轻地,从烦恼中走了出来。

  阅读中你会慢慢发现,不是所有的书都能引起共情。因为观念不同,表述不同,甚至风格不同,都会影响你理解的深度。而我喜欢的书,必定是拿来思考的、激励的,让俗物一点一点沉淀、清澈,将求知的心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随着岁月的流逝,童年和青少年时的读书经历反而更加清晰。上小学时,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捧着一本刚借来的书,几分钟的路要走好久。在农村插队当知青的岁月里,常常被想家的念头折磨着,于是读书就成了最好的安慰。晚上点亮煤油灯挂在床头,一页一页翻着书,直到思念的心情延续到梦中。在生产队放羊的日子里,只要为羊找到一处有草吃的地方,就会迫不及待地拿出随身携带的书,坐在高一点的土坡上,边照看羊群边读书。有一次我看书太过入迷,羊群一哄而散,跑到麦地啃青,糟蹋了大片麦苗,直到一位老农怒气冲冲地站在我面前,我才如梦方醒,赶忙连连道歉,飞快地跑进麦田,奋力赶出羊群。混乱中,心爱的《红楼梦》被羊吃掉两页,心疼得我久久难以释怀。

  我无法形容读书对艰苦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只知道这种积累,经过实践的发酵会散发出一种芳香,使枯燥的日子变得丰盈,郁闷的心情有了渴望。每天收工时,站在广阔无垠的田野里,整个人陶醉在大自然中,仿佛插上了翅膀,带着心灵自由翱翔。就这样,一年年坚守下来,心灵得到了洗涤,感悟愈加深透:原来,走出困境,改变心态,有时并不需要什么大智慧、大投入,往往只要一点美丽的梦想就足够了。

  现在想来,这种和书交融的方式格外珍贵。社会在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机、电脑为现代化阅读、写作带来了更多便捷。在这种传统生活渐渐远去的时代,我有点不知所措,心里想把它留住,可一细想,也知道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面对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我无法不敬慕,只有适应它,借助它,让学习形式多样化,才能使自己触摸到更多的有意义的知识。

  但是,书本阅读远不是网络可以替代的。网络在阅读中主要还是浏览,深入心灵的交流,更深层次的思考,还是靠读书。当捧着一本与你志趣相投的书,你会感到,书,不再简单地是一本书,它是一块领地,一块保持纯净心灵的领地。

  岁月难留,情怀难释。直到现在,我仍然经常光顾书店,有时是为了寻觅一本找了很久的书,有时只是站在那里感受一下那种氛围,那么多书聚拢在一起,让我在诚惶诚恐中心怀莫名的感动。从某种意义上说,书店是一面镜子,能照出人生百味,市井百态。

  一生行走在这样一条读书的小路上,从童话世界到文学名著,由浅入深,就像走过的人生之路,慢慢成长。少年时读书是为了求知,青年时读书是为了励志,步入老年,读书更多的是为了精神上的慰藉。因为周围的一切都在努力生长,你要岁月不老,就去与书相伴吧,它会使生活具有一种从容沉稳的定力,不去理会时光的流逝,让自己与激情岁月在不经意中邂逅,唯有如此,才能与下一段人生相视一笑,从而让平淡的日子变得丰富而隽永,光阴也会因之而升华。

  (作者简介:王永新,女,退休干部,曾在报刊发表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