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鑫宇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对外话语体系作为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其构建与完善显得尤为迫切。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不仅承担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可爱、可敬、可信的中国形象的重任,更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力量。因此,加快构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国际视野的对外话语体系,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深化理论构建,强化理论支撑
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首要任务是深化理论构建,为其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系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其理论内核、价值导向与实践逻辑。通过理论创新,提炼出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际学术规范的话语表述,为国际传播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对话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理论成果,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理论内涵。
二、提炼核心叙事,构建普遍价值话语体系
讲好中国故事是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核心环节。深入挖掘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独特元素,提炼出具有普遍价值和国际共鸣的核心叙事。这些叙事应聚焦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等关键领域,通过生动的故事、真实的案例、丰富的细节,展现中国的真实面貌和发展成就。同时,注重叙事的艺术性和感染力,提升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效果。
三、创新传播方式,提升国际影响力第一,发展叙事创新。结合国际传播的新趋势,运用多元化的叙事手法和表现形式,如纪录片、短视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现中国的发展成就和故事。通过叙事创新,提升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第二,文化叙事深化。深入挖掘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文化交流、艺术展览、文化节庆等活动,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通过文化叙事深化,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第三,全球叙事拓展。将中国的发展置于全球视野中,讲述中国在全球治理、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贡献和担当。通过全球叙事拓展,展现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四、加强能力建设,培育高素质人才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加强对外传播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国际视野。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培训、实践、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加强与国际传播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我国对外传播的整体水平。
五、推动国际合作,增强国际认同
加强国际合作是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途径。积极参与国际传播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与各国媒体、学术机构等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同策划、联合制作等方式,推出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传播产品。同时,加强与国际组织的沟通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议程设置和全球治理,提升中国在国际传播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六、注重多样性与包容性,构建多元共生格局
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要注重多样性和包容性。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差异,避免以自我为中心的话语表达方式。在传播中国声音的同时,倾听国际社会的声音和关切,积极回应国际社会的期待和诉求。通过多样性和包容性的话语体系构建,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推动构建多元共生的国际传播格局。
总之,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媒体、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深化理论构建、提炼核心叙事、创新传播方式、加强能力建设、推动国际合作以及注重话语体系的多样性与包容性,我们可以逐步构建起一套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对外话语体系。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话语权,更能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元、更包容、更平衡的视角和声音,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