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
      

“黄金晴”水稻背后的故事

金秋十月,稻米飘香。阳光下,平原示范区境内的稻田逾发金黄,其辖区原武、师寨、祝楼等乡镇的水稻相继进入了收割期,有关米的话题也多了起来。

提起大米,人们一般有两个话题,一是对“原阳大米”之父乔永庆的怀念,二是对米中珍品“黄金晴”的赞誉。

其实,我们在怀念乔永庆的同时,还有一个人亦不能忘记,他就是被称为“黄金晴”水稻之父的杜冠华博士,“黄金晴”水稻就是经他引进培育并致力推广的,培育地点在今天的平原示范区祝楼乡闫庄村。

杜冠华,1976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1979年调入河南省农业厅科教处工作,因精通日语两度公派留学日本,不仅拿到了农业博士学位,还成为国际水稻研究专家,其学术权威和成就更是省内首屈一指,并在2007年起草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1987年,杜冠华在日本研修学习结束时带回百余粒“黄金晴”水稻种子,开启了国内“黄金晴”种植先例,并将之培育成名副其实的米中“天花板”。

“记得1987年夏天,杜博士到我家后掏岀一个小牛皮纸信封,说里面装的稻粒是日本‘黄金晴’,想让俺配合他进行国内培育。”今年67岁的祝楼乡闫庄村村民闫治安说,“我当年是村里的农业科研组组长兼水稻专干,与杜博士有着多年交情,他信得过咱。”

据悉,当年最初试种出的“黄金晴”水稻米质虽好,但稻粒饱秕不一、稻秆过细抗倒伏性差,产量也不高。对此,杜冠华在闫庄的实验田里一再进行提纯、复壮、选育,经2%生石灰浸种杀菌及泡种催芽等诸多流程再行播种,并始终以黄河水浇灌。三年后,各项技术指标有了很大改善,抗病抗倒伏且产量不断提升,最高亩产可达1400多斤,无论其品质或产量均超过了日本原产地。

“当时,针对国内水稻抗病能力普遍低的问题,我从日本带回了“黄金晴”“日本晴”“赿光”等5个水稻品种,经在闫庄、中牟等地培育,最终确定了在闫庄培育的“黄金晴”为原种进行推广。”己从省农业厅退休、目前在南阳老家仍在进行种子培育的杜冠华博士说,“黄金晴”水稻很适合在稻麦两熟的黄河流域种植,初期在闫庄试种培育成功后,1989年又在中牟郭当口农场进行了几百亩育种,并通过当时的省政府六处将种子推广到了祝楼、原武等乡镇进行大面积种植,对当地水稻种植结构起到了很好的优化作用。

20世纪90年代初,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黄金晴”进行检测分析表明,其富含蛋白质、淀粉以及铜、铁、钙、镁、硒等微量元素,特别是硒元素含量更是一般大米含量的七八倍。1992年、1995年,“黄金晴”在第一届、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连获金奖,至今仍是米中珍品,且在黄河流域的种植量已达2000万亩。

“黄金晴”水稻之父杜冠华这个称呼,源于2012年11月13日《河南日报·农村版》的一篇报道《一个农学博士的40年耕耘与收获》,文章中首次称杜冠华为“黄金晴”水稻之父。时任河南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满仓通读文章后很是感动,认可了此称号,并作出向杜冠华学习的批示。自此,“黄金晴”水稻之父杜冠华的称呼就流传开来。 (刘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