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
      
人物风采
“光辉”的故事

王保银

在河南辉县市,提起李光辉这个名字,几乎无人不晓。他是辉县市中医院有名的年轻“老”中医,又是辉县市政协最年轻的政协常委。但在新冠疫情肆虐的严峻时刻,他成了疫情隔离区最顽强的坚守者,用爱和忠贞谱写了一曲曲抗疫赞歌,在共城大地传唱。

李光辉是辉县市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第十一届政协常委、医药卫生组组长。他先后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辉县市十大科技新闻人物”“辉县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新乡市‘五一’劳动奖章”“新乡市学雷锋岗位标兵”“新乡市民族宗教暨祖国统一先进个人”等称号

在这一个个荣誉的背后,是一个个真实动人的故事。这里重点讲述一下他的抗疫故事吧!

故事一:疫情突袭,他扛起重担 筑牢防线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让人们的思想瞬间从激情降到了冰点,辉县市的疫情防控形势也不容乐观。上级要求迅速组建疫情防控医学集中隔离点,李光辉临危受命,被任命为辉县市医学集中隔离点负责人。

时间紧迫,没有任何成熟经验可借鉴。面对如此棘手的问题,他毫不犹豫立下“军令状”,两天内完成了选址、布局、抽调人员、规范流程等一系列繁琐又细致的工作;隔离点所有规章制度更是在没有任何模板可供参考的情况下,通过集思广益,连夜制定出台,如《医学集中观察管理制度》《医学集中观察对象应急预案》《医学集中观察转运制度》《医学集中观察人员食品安全制度》等10余项。各项工作展开了,他消瘦了6斤,头发也苍白了许多。由于饮食不规律,两天没休息,他累倒了。但看到医学集中观察点顺利开展工作时,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故事二:“李主任,有人要跳楼”

2021年11月,一年轻小伙子因海外疫情形势严峻,境外返乡,在辉县市医学集中隔离点隔离。其间,因不愿被隔离,曾站到楼顶,想要轻生。作为负责人,李光辉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对其进行耐心劝导,“特殊时期,请配合隔离。生命只有一次,作为成年人,你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家人负责。”随后趁其不备,牢牢将他抱住。为防止他再次轻生,李光辉时不时地对他进行一对一心理辅导,疏解心理压力。就连深更半夜,李光辉也要走到小伙子门前,看一看他,才可放心入睡。几天下来,小伙子慢慢敞开心扉。“谢谢你给我第二次生命。”小伙子握着李光辉的手感激地说。

故事三:宁夏旅游团的一面锦旗

宁夏银川岁月如歌老年旅游团,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辉隔离期间,李光辉吩咐厨师,在保证营养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宗教习俗,为他们准备了回民餐,同时还为他们免费提供老年服务用品以及核酸检测,为患有基础病的老人购买药品、提供治疗和用药咨询等服务,让身处异地的游客享受到了温馨服务。解除隔离时,岁月如歌老年旅游团团员高唱国歌,将一面“疫情无情人有情,贴心服务暖人心”的锦旗送到了李光辉手中,表示诚挚感谢。

故事四:特殊病人特殊对待

近期疫情突然加剧,上海防控形势严峻,为当地隔离防控带来考验,隔离点最多一晚上接收约60名隔离对象。而身患肝癌纵膈转移、刚从上海化疗回来、嘴里还不停喊着“丢开我,我要回家”的62岁男性袁某某,却是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李光辉的眼前,只见他拒不配合,情绪焦躁,呼吸急促,步履维艰。因身患绝症,又要被隔离,其家属也是一脸不满的情绪。

身为负责人且又是医学学士的李光辉深知化疗后的病人,此时的白血球和血小板数值都极低,且随时有发生脑出血的危险。他第一时间对其及家属作出解释,后又凭着中医的望闻问切和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对袁某某的病情进行了客观分析和心理疏导。待袁某某情绪稳定后,已将近凌晨。其间,李光辉还不忘交代厨师,由于他身体的特殊情况,免疫力又极低,需饮食清淡,保证营养。

次日,李光辉把情况上报到辉县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上级鉴于他情况特殊,决定允许其回家进行居家隔离。临走时,其家属对隔离点人性化的处理方式表示感谢。“感谢党,感谢政府,也感谢李院长,本来这病我已不抱什么希望,是你让我有了活下去的勇气,今后我一定控制好情绪,好好配合化疗。”此刻,李光辉的手正在被一位眼含泪水的老者握着。

这就是李光辉,他的故事令人感动。他是常人,也有家庭、老人、妻女,可在隔离点值守的非常日子里,他连续坚持两个月不离点、不回家,始终坚守在最前沿,守护着共城大地的平安。

不惧风险、勇敢担当,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此外,李光辉还有一颗博爱无私的心,他是共城大地第一位向武汉疫区捐款的人,又是一次性将一万元现金作为党费上缴的人。如今,疫情随时都会卷土重来,威胁人们的生命和生活。面对这些,李光辉说,疫情一天不除,他就一天不撒离,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守住守牢守好这道关卡,保障群众健康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