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民生守牧野 砥砺初心护平安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市公安局牧野分局践行使命为民服务工作纪实


反诈宣传进社区

夏季治安清理排查工作现场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明杰 通讯员 刘志强 文/图

 结合精准化巡逻防控,白天见民警、夜晚见警灯。

  加大对重点场所和区域的排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类影响生产生活的违法行为。

  帮村民找回走失的羊,跨区救助迷路老人,到辖区场所举行消防演练。

  帮老人抬轮椅,帮群众找回走失孩子,每个节假日和人流高峰时段,共渠生态长廊都有值守民警的身影。

  当晨雾被第一缕阳光轻轻拨开,街角早餐铺的热气已袅袅升腾。早市摊贩的叫卖声、公园老人晨练的欢笑声、校园里清脆的读书声......

  人间至味,都在烟火深处。这些看似平凡的场景,勾勒出生活最本真的模样。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却能在不经意间触碰我们心底最柔软的温暖。一如守护在群众身边的新乡市公安局牧野分局(以下简称“牧野分局)的民警,默默奉献,用“铁脚板”和大数据护万家灯火、守一方平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算好“民生账”:大案小案都一样

  “真没想到,这么小的案子,民警都办得这么用心!人民公安为人民,我是真切感受到了。”时隔数月,回忆起找回被盗西瓜的经历,牧野区牛村市场摊贩侯女士仍满是赞叹。

  今年4月中旬,侯女士收摊后将西瓜车停在路边,用篷布仔细盖好扎紧。可第二天一早,她发现篷布被掀得乱七八糟,便断定自己的西瓜被盗了。接警后,牧野分局王村派出所副所长李羿立刻带领值班辅警赶赴现场。他们连续查看多个路口监控视频,逐帧排查、耐心比对,最终在一间废弃房屋内找到被盗的西瓜,同时,对违法行为人作出了行政处罚。

  从接警到物归原主,仅用时3小时。

但民警的工作并未就此“一罚了之”。民警耐心地对违法行为人开展批评教育,帮他认清自己错误、树立法治意识。在牧野分局,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无论案值大小,只要触犯法律,既要依法处理,更要做好案后释法,用教育降低违法犯罪的可能。

  “如果算政治账、民生账,小案和大案都一样,都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破小案,就得在思想上重视、手段上集成、质效评价上动真格。”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治安管理支队支队长、牧野公安分局局长,牧野区副区长张超喜的话,道出了牧野分局的工作导向。

  今年以来,牧野分局破获多起民生小案。有丢西瓜、丢快递的,还有丢一次性纸杯的,群众从最初“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到对民警“快速破案挽损”的确信,是牧野分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加大对民生小案打击力度的结果,是各警种深度融合、合成作战形成的新局面,是该局“把小案当大案办”在全体民警头脑中形成高度共识的体现,是公安机关“为群众办实事”落实、落细的生动写照。

  自新一届党委班子成立以来,牧野分局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持续强化理论武装与忠诚教育,在全局树立“破大案是成绩,

破小案也是成绩”“大案小案一样算”的理念,将侦破“民生小案”作为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切入点,严格落实“有案

必立、立案必查”,确保每一起民生小案都有人管、有人办。

  理念落地,离不开机制支撑。为此,牧野分局“六快一盯”工作机制应运而生——通过强化视频侦查、跟踪盯查、走访调查,由案及案、深挖线索,全力推动传统盗抢骗等民生案件快侦多破。3月15日,该分局刑事犯罪侦查大队联合视频中心、市公安局情指中心等部门高效联动,在案发6小时内就将4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为群众追回被盗现金3.4万余元。

扎根基层强防范

防微杜渐筑平安

  采访王村派出所所长边荣欣时,他刚冒雨赶回所里,身上还带着几分湿气。

  “不好意思,我刚处理完一起纠纷。”他说着,熟练地拿出笔记本——随时记录工作细节,早已成为习惯。

  当被问及“花几个小时查监控,就为了破十几元的西瓜案,值不值”时,边荣欣的回答朴实而坚定:“不管案值大小,都得尽到责任,不能辜负群众的信任。”

  采访中,他反复提到“融入群众”。只有把工作做细做实,和老百姓处成一家人,他们才会跟你说知心话。几天前,王村派出所网格员就是在入户走访时,从村民闲聊中敏锐捕捉到一条线索,从而查处了一个非法存储烟花爆竹的窝点,有效维护了辖区公共安全。

  把群众需求放心上。在牧野分局,做实日常风险防范化解,紧盯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是民警的首要工作;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严格落实矛盾纠纷“六防六促”要求,持续深化警调对接机制,强化基层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效能,都是该局的“规定动作”。据悉,通过矛盾纠纷排查,他们用细致入微的工作解决了多起旷日持久的矛盾纠纷。

  把民生实事抓在手上。为解决辖区居民的用气难题,花园派出所社区民警主动联合社区主任多方协调,推动“燃气入户工程”落地,帮助3000多名居民告别“扛煤气罐、烧煤取暖”的日子,彻底消除了生活中的安全隐患。

  把解决问题落在行动上。针对重点敏感警情,牧野分局要求所队长亲自盯办、及时反馈,确保规范处置、消除隐患,线上线下同步响应,筑牢舆情防控的基层防线。9月23日,该局卫北派出所快速处置一起因停车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警情。在依法处罚当事人的同时,民警没有简单结案,而是耐心开展普法教育与调解,最终化解了双方矛盾,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我们正慢慢转变思路,从听群众呼声、解矛盾纠纷、破民生小案入手,努力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牧野派出所所长徐磊说。今年以来,通过打造基层公安工作新模式,一大批群众“门前屋后”的案件被及时侦破,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点滴民间疾苦声,一枝一叶总关情。记者在采访中能深切感受到,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等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全体民警为群众办实事的“头脑风暴”越刮越猛,如何下功夫聚精会神解决基层矛盾,以及民生小案发案多、破案率低的难题,把小案当大案办,矛盾不上交,已经成为牧野分局执法办案的工作导向,并落实到行动上。初心如磐乐奉献 书写为民新答卷

  “民心所向,警务所行。基层民警要千方百计服务好群众,让公安‘窗口’真正贴近群众‘心口’。”张超喜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服务群众的重要性。

  以民意为导向,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提高“防”字意识。结合精准化巡逻防控,在学生上下学时段坚守“护学岗”,让辖区群众“白天见民警、夜晚见警灯”,用看得见的守护,提升师生与家长的安全感。

  ——强化“控”字措施。加大对重点场所和区域的排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类影响生产生活的违法行为,有效净化社会治安环境。

  ——落实“暖”字工程。陪留守老人拉家常,帮村民找回走失的羊,跨区救助迷路老人,在学校门口守护孩子安全,在辖区举行消防演练......

  ——优化“帮”字体验。帮老人抬轮椅,帮群众找回走失孩子,每个节假日和人流高峰时段,共渠生态长廊都有值守民警的身影,他们用暖心服务,让每一名来游玩的群众沉浸式体验满满的安全感。

  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串联起牧野公安栉风沐雨、忠诚履职的暖心画面。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7月2日,在王村镇政府的支持下,镇司法所、派出所密切配合,对辖区一起积怨颇深的邻里纠纷开展调解。经过多轮沟通,这起影响社区和谐的矛盾终于得以化解。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化解矛盾,在王村派出所的协调下,成立了由镇政府、平安办、人民法庭、司法所、派出所5家单位组成的政法联调中心。联调中心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公安执法保障、法庭法律支撑、司法专业调解、镇办统筹协调”的联动格局,将矛盾纠纷化解从“单打独斗”变成“协同作战”,成为维护辖区和谐稳定的坚实防线,取得了良好的调解效果。

  在此基础上,牧野分局各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进一步整合力量:吸纳人民调解员、经验丰富的党员民辅警、社区志愿者、律师等,组建起150余人的专职调解队伍。同时,邀请社区、村委老党员加入,形成“专职+兼职”调解力量。他们还积极探索“专职+专业”“警调对接+心理疏导”的调解模式,6月份以来,该分局已通过这一模式化解多起疑难矛盾纠纷,获得群众的广泛认可。

  “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最能反映老百姓的日常需求。只有从这些小事入手,才能不断提升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让群众的满意度越来越高,日子过得越来越有获得感、安全感。”牧野分局副局长吕有泉的话,道出全体民警的心声。

  这是一幅暖心的画面。“有民警叔叔在身边,我们谁都不怕!”陵园小学三年级学生对来接自己放学的妈妈说。简单的一句话,是孩子对民警的信任,也是群众对牧野公安工作的最高肯定。

  这是一组琐碎的数据:今年以来,牧野警方共处置群众报警求助59次,化解矛盾纠纷18起,共检查旅馆业、娱乐场所等各类场所216处,整改各类隐患35处,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12份,抓获犯罪嫌疑人32人,处罚单位5家。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牧野民警对辖区社会治安环境的坚实守护。

  奉献和服务无形无状,但已随着微风沁润在辖区的各个角落。正如牧野分局政治部主任汪洋所说:“我们的民警就像一束束微光,汇聚起来,便能照亮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护商安企筑基石 砺警赋能促发展

  每一颗深埋泥土的种子,都憧憬着枝繁叶茂、花香满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

  为更好地护商安企、优化营商环境,牧野分局全面落实《公安机关推进落实便民利民和服务企业“双十条”措施》,深入整治营商环境领域的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动公安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以扎实举措为牧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他们扎实开展“万警助万企”活动,今年以来已走访企业720次,排查并整改各类风险隐患320处,既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也让群众的生活更加便利,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在提升自身战斗力方面,牧野分局同样步履不停。该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聚焦实战需求、补齐能力短板,以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为引领,紧扣“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将公安改革举措落到实处,从多个维度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公安新质战斗力的提升,为分局打防主业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8月,牧野分局电信网络犯罪侦查大队根据周口警方的协查线索,通过深度研判分析,在辖区成功捣毁一个诈骗引流团伙,查获手机30余部、笔记本电脑与台式电脑各1台,查实非法获利10万余元,有效遏制了本地电信网络诈骗黑灰产业的发展势头。此次行动共抓获涉诈犯罪嫌疑人46人,行政处罚2人,通过线上线下渠道为群众返还资金300余万元。

  2025年以来,牧野分局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25%,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上升8%,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同比呈增长态势。

  一组组数据,彰显着牧野分局打击犯罪的坚定决心,也守护着群众的财产安全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今年3月,牧野分局因打击跨境网络赌博犯罪工作成效突出,在全市相关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因预防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成绩显著,受邀在全市教育系统2025年安全稳定工作会议上分享经验。这些认可,都是对牧野分局工作的最好肯定。

  跨越时间长河,公安工作的方式在不断创新,但“服务群众”的初心始终未变。锚定目标、久久为功,牧野分局全体民警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责任,也让“和谐美丽牧野”的图景愈发清晰。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正是带着“为民服务”的初心,才有了一个个动人的瞬间:当警灯照亮城市的夜色,当民警与群众心手相连,这份守护与信任,便是牧野最温暖的底色,也是对“平安牧野”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