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积极探索新路径

促进耕地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近日,高新区在严格保护耕地数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耕地质量提升与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的新模式,努力让良田沃土产出更高效益,惠及更多农民,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新区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巩固和提升粮食产能的关键举措,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按照“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标准,对项目区内的耕地进行集中连片整治,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提升耕地抗灾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新区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耕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服务,推动这些主体应用先进技术和装备,从事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集约化、专业化生产,提高了耕地利用效率和农业经营效益。

  发展特色生态农业。高新区在不破坏耕作层、不改变耕地用途的前提下,引导部分区域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例如,在城镇周边区域发展种植中药材、浅根系水果及花卉等,既满足了城市消费需求,又提升了耕地的经济价值,同时美化了乡村环境,实现了“一块土地、多重收益”。

  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行动。高新区持续推广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等土壤改良技术,逐步改善耕地土壤结构,提升有机质含量;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护和修复耕地生态环境。

  高新区以“耕地保护宣传年”工作为契机,通过推动耕地保护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不仅守住了“饭碗田”,更激活了土地要素,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新动能,描绘出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生动画卷。 (高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