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郭书武 实习生 王可)11月6日,我市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第15场新闻发布会,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田顺宏和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十四五”期间我市应急管理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回答记者提问。

  与“十三五”末相比,我市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增强,成功应对“杜苏芮”台风等自然灾害考验,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我市着力建立与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相适应的组织指挥体系,全面推动“三管三必须”责任落实,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成立7个重点行业领域专业委员会和专家工作组,制定新兴行业领域安全责任清单,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整合设立新乡市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统筹原8个议事协调机构职责,形成“一个核心”统揽全局的工作格局。

  我市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工作,整合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应急抢险和灾害救助领域的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职能,优化机构设置,深化执法改革;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执法通报、案卷评查和日常监督;科学制订年度执法计划,深入推进“互联网+执法”,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聚焦重大事故隐患,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精准执法度位居全省前列。

  我市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全面推进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高危行业覆盖率达100%,重大危险源企业接入省级数字化系统运行优良率超99%;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重点领域,强化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工贸行业电气焊“加芯赋码”、危化企业智能化管控平台应用、非煤矿山智能化改造取得明显成效;全面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在高危行业领域实现全覆盖,连续3年完成全省巨灾保险投保任务。

  我市着力构建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制定并完善了灾害风险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成功避险避灾奖励、灾害信息员管理、灾情会商等制度,规范灾害管理全流程,圆满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持续开展防汛薄弱环节、森林火险区等风险隐患排查整改;推进卫河、共渠等重要支流治理和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扎实做好地震监测预测预警工作,更新宏观观测点19个,建立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机制;成功创建4个国家级和11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创新推动基层预案编制与修订工作;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建成覆盖市、县、乡三级的储备网络,极端条件下通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我市持续强化应急救援核心能力建设,不断建强救援力量。截至目前,全市组织开展各类应急演练2万余次,参演人数达29.2万余人。我市荣获全省危险化学品企业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团体一等奖,全市7支县级队伍、148支乡镇队伍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为市、县两级配备森林火灾扑救、抗洪抢险等五大类装备共计2693台(套);修订完成《新乡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专项应急预案598部,建立覆盖各领域、各行业的“1+N”应急预案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