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学院举办高镇五教育家精神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10月25日上午,为大力弘扬并践行人民教育家精神,高镇五教育家精神学术研讨会在新乡学院举行。研讨会以一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盛会,献礼学校办学76周年,也为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河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祖亮,河南大学原校长王文金,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原司长姚喜双等领导、专家学者,以及高镇五亲属出席大会。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和相关杂志社、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新乡学院退休校领导、现任班子成员及师生代表共聚一堂,共话精神传承与时代使命。

  高镇五是新乡学院前身之一——平原省立新乡师范学校的首任校长,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冀鲁豫边区的老教育家”。

  “高镇五先生的教育理念与育人实践,是学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办学精神的重要源头。”新乡学院党委书记王孝俊在欢迎辞中回顾学校76年办学历程时指出,传承高镇五教育家精神,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激励全校师生以先生为楷模,砥砺报国初心,勇担育人使命。

  “高镇五先生不仅是河南省教育史上的丰碑式人物,也是我省政协系统的骄傲。他的精神跨越时空,在今天依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省政协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毛杰指出,深入开展高镇五教育家精神研究,既是对新乡学院校史、河南政协历史的珍视,更是对时代使命的积极回应。她表示,省政协将持续支持高镇五教育家精神的研究与转化,搭建平台、推动实践,让高镇五教育家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芒。

  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刘林亚强调,高镇五先生诠释了“师德如炬”的崇高风范。他希望全省教师以其为榜样,坚守为党育人初心,践行立德树人使命,做仁爱奉献、躬耕教坛的实践者。

  省教育厅原厅长郑邦山从“精神永在、初心永恒、使命永续”三方面概括了高镇五教育家精神的内涵,赞扬新乡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希望学校继续以高镇五精神为引领,服务地方、贡献中原。

  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卢克平提出,要深入挖掘高镇五教育家精神内涵,推动其与高校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深度融合,将研究成果切实转化为办学治校的实际举措。

  清丰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薛全奎代表高镇五的家乡致辞,他以“足迹·同心·使命·新篇”为主线,回顾高镇五与清丰的深厚渊源,并邀请各界人士走进清丰,感受红色底蕴与发展新貌。

  在学术论坛环节,姚喜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马陆亭、北京师范大学学校特色发展与实验研究中心主任楚江亭等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服务国家战略与学院创新”“应用型高校支撑强国建设”等主题发表演讲,从历史、理论与实践的多元视角,多维度解读了高镇五教育家精神。

  七十六载栉风沐雨,七十六年春华秋实。新乡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校将以本次研讨会为新起点,赓续高镇五等老一辈教育家的精神血脉,将崇高理想转化为教育实践的自觉行动,奋力书写中原大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高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