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遐想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李爱景

  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我,在儿时的记忆中,对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情有独钟。

  记得端午节前学校总要放几天“麦假”,即使是小学生也要加入到抢收小麦的劳动中去。收麦很辛苦,所以,儿时的端午节对我来说既爱又恨。10岁那年,我正上小学三年级,端午节前一天学校放了假,书包一扔,父母便嘱咐我:“明天早点起床,烧火煮饭、喂猪、喂鸡、喂牛、拾麦头。”

  次日天刚蒙蒙亮,父母就起床收拾农具准备去割麦子,“刺啦刺啦”声中,弧形的镰刀在窄长溜光的磨刀石上叮当作响。此时,我也自觉地起了床,揉揉惺忪的睡眼,准备舀水做饭。

  “爸,明天是端午节哩,咱吃不吃粽子?”我喜滋滋地问父亲。

  “傻妮子,咱这又不是稻地窝儿,你听谁家吃粽子呢?”父亲瓮声瓮气地开了口。我顿时对书本上提及的端午吃粽子完全没了概念。

  “那咱炸不炸麻糖?听说南院俺四大娘家准备炸麻糖吃呢。”

  “咱也吃,过节咋能不吃麻糖呢。”父亲笃定地说。

  我们说的炸麻糖,就是现在的油条。那时候我家姊妹5个全家9口人,一年也吃不了几斤油,油条便成了一种奢侈的美食。于是,我便期望着端午节能美美地吃上一根金黄酥脆的大麻糖。

  5月的麦田,山上山下金黄一片,麦穗沉甸甸的,承载着老农民一季的期盼。“麦熟一响,虎口夺粮”,全家人头戴草帽,弯腰挥镰齐上阵,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太阳像一团火球悬在头顶,麦田里蒸腾的热浪裹着麦芒的刺痒,汗水刚渗出皮肤就被烤干,留下一层盐霜。弯腰割麦时,混着脊梁骨不堪重负的闷响。过大的体力消耗,不到半晌大家已是饥肠辘辘,头晕目眩。这时,只见父亲顶着一顶破草帽从田埂上晃晃悠悠地走来,一手掂着用纸绳捆着的一大嘟噜麻糖,一手端着盛满冰棍的大茶缸。我们姊妹们闻着香味大老远早迎了上去,咬上一口肉乎乎的麻糖,真是外酥里嫩,香脆可口。再嗍上一口滋滋冒着冷气的老冰棍,一股清凉的快意瞬间弥漫全身,令人爱不释口。那年的端午节因为有了麻糖的香味和老冰棍的凉爽,不再全都是苦累。

  40多年过去了,难忘家乡的农忙麦收,难忘端午节飘满全村炸麻糖的香味。今年端午节,听闻同事、朋友都在提前策划假期旅程,我不禁感慨万千:如今家乡的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化,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房前屋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生活环境更加宜居。昔日麦浪翻滚的农田,代之以公园绿地,宽阔的旅游环线取代了蜿蜒山路。随着现代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越来越高,传统的“节日味”却越来越淡了。

  端午节又称龙舟节、重午节等,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起源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端午节最早是一个祈福的节日,相传起源于上古时代的祭祀活动。在夏季的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人们举行仪式祈求安康与丰收。而“端”字,意味着开始,取“开始迎接夏季”之意。同时,“午”字在十二地支中代表正午,也象征着阴阳平衡。因此,将这一节日称为端午,寓意着迎接夏季、祈福平安、调和阴阳,蕴含着古人的节日智慧与情感。

  屈原也是端午节名字的重要来源。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志士和诗人,他因受诬告遭两次流放,其间创作了《离骚》《天问》等诗作,抒发忧国情怀,终于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投江自尽,以死明志。楚国的人们闻讯后,纷纷划船下水,欲救援屈原,却未能成功。为了避免鱼虾啃食屈原的身体,人们将米团投入江中,以祭奠屈原。这就是端午节为何又称为龙舟节的由来。人们划着龙舟,舞动长桨,以模拟搜救屈原的情景。同时,把米团制作成粽子形状,作为对屈原的纪念和缅怀。屈原殉国事迹赋予了端午节忠义的内涵,使其从节气活动升华为民族精神象征,他的爱国精神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敬仰。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屈原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来阐述思想,寄情言志。

  同样,我国的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独特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和深厚底蕴,积淀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为辉县市全域旅游更加出彩,我们有责任珍视和传承好节日习俗,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传统节日文化的乐趣和意义。

  在现行社会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应该从学校教育入手。学校是培养下一代的重要场所,应该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讲解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和领悟传统节日的重要意义。同时,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还应该从家庭教育入手。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温床,父母应该成为传统节日文化的引路人。父母可以通过讲述家族的传统节日习俗和故事,向孩子传授传统节日的文化知识。同时,家庭可以组织一些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让孩子亲身体验传统节日的乐趣和意义。通过家庭教育让孩子对传统节日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从小学会尊重、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参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技术、动漫、游戏等,以新颖的形式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通过举办传统节日文化讲座、展览和演出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价值。通过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一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春天有清明节,夏天有端午节,秋天有中秋节,冬天有腊八节、春节、元宵节......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母亲,一年四季的节日都是纷繁馥郁的,美花灿烂的!

(作者系辉县市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