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指导破困局 客户关系再升华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天石通讯员 武俊昌
延津县城关镇卫生路旁,店主陈晓栓经营的40平方米“友缘烟酒店”已有15个年头。最近,曾经红火的小店,在周边新超市和网购冲击下日渐冷清。最让陈晓栓头疼的是库存积压——经营中库存不是积压就是断货,有库存的没人要,没库存的总忘记购进。每月盘点时,陈晓栓总是摇头叹气:“这生意,真是越来越难做了。”
延津县烟草公司客户经理郝珊的到来,给小店经营带来了些许改变。“陈叔,咱们先从数字化转型开始。”郝珊热情地介绍。
陈晓栓皱着眉头,手里握着那个用了10多年的老式计算器,摇了摇头:“我这小本生意,每天进出账目简单得很,用个计算器、记个本子足够了,搞那么复杂干嘛?”
郝珊笑了笑,并没有气馁。她拉过一把椅子坐下,语气温和却坚定:“陈叔,我明白您的想法。但您想没想过,有时候不是生意‘小’,而是我们没看见它还有‘变大’的机会。”她拿出平板电脑,打开智能云POS系统的演示界面:“您看,这个系统不只自动记账,还能实时统计哪些商品卖得好、什么时候卖得好。它甚至会提醒您哪些货快要断了,哪些货积压了。”
她注意到陈晓栓眼神里闪过一丝好奇,赶紧补充:“您不用担心学不会。我会定期来店里,一步一步教您怎么看报表、怎么用数据进行订购决策——就像学用计算器一样,慢慢来。”几次沟通后,陈晓栓终于同意安装系统。
系统上线后,郝珊果然每周都抽时间来到店里。她不仅教陈晓栓查看销售报表,还帮他分析数据背后的意义。“陈叔,您看这里。”她指着屏幕上的曲线图,“每周二、周五下午和周末晚上是客流的高峰期,这几个时段的销售额占全周的65%。如果我们在这些时段增加人手、提前备好热门商品,是不是效率更高?”
渐渐地,陈晓栓自己也会主动打开系统查看数据了。他开始根据系统提示的“畅销排行”调整进货种类,依靠“库存预警”减少压货成本,甚至尝试在低峰时段推出特价促销,吸引更多客人。
一个月后,陈晓栓笑着对郝珊说:“以前我觉得数据这东西虚无缥缈,不如‘感觉’靠谱。现在才发现,它是真的会说话啊!”数字化不再是他抗拒的复杂工具,而成了他日常经营中最可靠的“依据”。郝珊也欣慰地笑了——数字化转型,从来不只是上一套系统,更是帮助像陈晓栓这样的人,在数据中看见生意的新可能。
接着,郝珊开始指导陈晓栓进行体验式营销改造。“陈叔,现在单纯卖商品不够了,我们要卖体验、卖文化。”
前不久,郝珊又一次来到店里,这次她带来了新的建议。
她领着陈晓栓走到店面右侧一块原本堆放杂物的角落,“咱们把这里改成‘商品文化主题陈列区’,让顾客一进门就感觉不一样。”她请来师傅,一起调整展柜高低和灯光角度,让每一款陈列商品在暖光照射下显得质感十足。她还帮陈晓栓撰写文化介绍卡片,不只是品名和价格,还有简短的故事——延津小麦如何成为“中国第一麦”等。这些小细节吸引了不少顾客驻足细看。
她还带来一本厚厚的客户偏好记录册,教陈晓栓悄悄记下“老张每次来都买哪个规格”“李阿姨喜欢尝试新口味”等。她笑着说:“这不是记流水账,这是在读人。下次他们一来,您就知道该推荐什么了。”渐渐地,陈晓栓开始习惯闲时整理这些客户信息,甚至会在老客户进门时主动问一句:“还是老样子吗?”初步改造成功后,郝珊又带来了“跨界融合”方案。“陈叔,咱们要让顾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但不是什么都做,得贴合咱店的风格和客户群。”她建议先进行小范围测试。于是,一张古朴的木制象棋桌在店门口一角安了家。没想到,这成了“神来之笔”。每天下午,几位老人准时到来,有时对战、有时围观,笑声不断。他们偶尔买包烟、带瓶水,有时还会吸引路人驻足,人气越来越旺。
郝珊还帮陈晓栓联系了附近的快递驿站,在店内增设代收快递服务。取件人顺带买点零食、带条口香糖,不知不觉中也提升了销售额。
3个月后,小店悄然变了样——不再是那个只靠计数器过日子的传统杂货铺,人流量增加了40%,销售额翻了一番。陈晓栓站在店门口,望着下棋的老人、取快递的年轻人,细细观看烟文化展区的顾客,不禁感叹说:“你这哪里是帮我开店,你这是在帮我‘重新做人’啊。”郝珊也笑了:“是您愿意改变,数据和服务才能发光。”
年底盘账时,陈晓栓惊喜地发现:随着客流量增加,商品销售额大幅增长,整体利润也不断提升!如今的陈晓栓成了周边零售户中的“明星店主”,经常有人来向他请教经营秘诀。每次他总是笑呵呵地说:“哪里有什么秘诀,就是跟着客户经理的指导,用心进行点小改变。”
郝珊也因为成功指导陈晓栓店铺转型,被评为当年的“优秀客户经理”,帮助更多零售户实现了经营提升。在这个变化的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陈晓栓的烟酒店“变形记”见证了专业指导的价值,也为千万实体零售户指明了破局重生的方向。
郝珊常说:“一店一策不能只挂在嘴边,更要落实在行动中,我从不把自己看作一个推销系统的人,或者只是会来服务的人。我真正想做的,是成为咱们零售户的‘生意合伙人’——不仅帮大家读懂数据,更要一起找到生意兴隆的路。一家店活起来,一个家就有了依靠;一条街上的店铺都旺了,咱们这片地方的经济,就有了真正扎根泥土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