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丘县“旗帜帮带”激活兴村富民内生动力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任务,按照市委党建引领兴村富民工作要求,今年以来,封丘县深化“十面旗帜”选树活动,创新实施“旗帜帮带”工作,充分发挥标杆村和优秀党支部书记“头雁效应”,通过示范带动、跟班实训、实践指导等多元方式,构建“以强带弱、以老带新”的常态帮带机制,着力打造政治坚定、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这一模式既巩固了基层党建成果,又为乡村产业振兴、基层治理提效注入强劲动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封丘实践新篇章筑牢组织根基。

  组织联建,凝聚发展合力。封丘县坚持把组织联建作为“党建引领兴村富民”的基础工程,打破行政壁垒与地域界限,通过支部结对、资源联用、责任联担,构建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组织体系。陈桥镇拓展“联村支部”模式,通过先进村与周边村结对,构建“支部引领、党员组队、村干部包片、联户代表包户”的多层次管理体系,采取“支部引领+党员组队+村干部包片+联户代表包户+公益性岗位+农户门前‘三包’”工作机制,带领党员集中力量破难题、除顽疾。截至目前,该镇实现环境整治提升210余处,成功化解矛盾纠纷44起,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生动局面。荆隆宫镇打破行政壁垒,联合5个村庄共同注册组建强村公司,设立联席会议制度,整合闲置资产作为项目基地,将“分散资源”转化为“聚合资本”,产业发展统一规划、资源要素统一调配,村集体经济从“薄弱分散”向“聚合增长”转变。截至目前,该镇已营收8万余元,带动5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探索出一条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产业联兴,拓宽增收渠道。封丘县坚持把产业联兴作为“党建引领兴村富民”的核心抓手,以党支部为纽带串联产业链条,通过模式创新、资源盘活、产销对接,构建“支部引路、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富格局。城关乡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探索发展“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先进村带动周边村发展圣女果种植、牛羊养殖、金银花种植等,形成种养结合的循环产业链,逐渐向规模化、产业化转变,实现了集体、农民“双增收”,形成“党建强、产业兴、群众富”的共赢局面。截至目前,该乡已带动60余名群众就业,人均年收入增加近2000元。李庄镇推行“手把手教”导师制,帮带村与被帮带村定期开展组织生活互学、后备干部互培,顺河集村后备干部在朱寨村跟岗学习后,独立策划庭院经济项目,带动20余户村民利用闲置宅基地种植经济作物。截至目前,该镇已盘活5处闲置宅基地,户年均增收600元,为群众开辟了潜在的增收渠道,实现“庭院美”与“腰包鼓”的双赢局面。

  治理联抓,提升服务效能。封丘县坚持把治理联抓作为“党建引领兴村富民”的保障支撑,以机制创新推动服务下沉,通过网格管理、资源整合、能力提升,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尹岗镇通过“选树标杆、创新模式、聚焦发展”三步战略,发挥张岗村“头雁”作用,协助各村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形成“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响应”的治理格局,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提升,村党组织之间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增强沟通与协作,分享经验做法。截至目前,该镇帮助各村办理民生实事12件,化解纠纷7起,信访矛盾同比下降20%。赵岗镇以“党建强基、优势互补、共建共赢”为原则,选树省级“五星”支部或市级示范村作为帮带主体,聚焦组织建设、乡风文明等领域开展工作,惠寨村协助铁炉村引入“党员承诺践诺”机制,设立政策宣传、环境监督、技术帮扶等8类岗位,推动32名无职党员主动认领岗位,累计解决道路维护、灌溉纠纷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5件,党员参与率大幅提升。

  封丘县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党建引领兴村富民的核心要义,在于把党的领导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通过建强基层战斗堡垒把群众组织起来,通过产业协同发展把利益联结起来,通过精细治理服务把民心凝聚起来。封丘县以“旗帜帮带”为载体,正是对这一要求的生动回应,让群众感受到“党建就在身边、服务就在眼前”。

  下一步,封丘县将继续锚定市委党建引领兴村富民工作专班各项工作部署,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统领,持续深化“旗帜帮带”机制,既重“产业增收”实效、又求“治理有效”长效,让“党建红”引领“产业兴”、带动“百姓富”,为打造兴村富民封丘样板注入不竭动力。 (张志超 赵东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