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我们的“心”“肝”宝贝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开展护肝护心科普活动侧记


  盛夏时节,室外温度屡创新高,但这也没有挡住河南科技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肝心振乡村,急救我先行”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为基层群众科普护肝护心知识的脚步。

(一)

  为向健康中国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贡献青春力量,增强实践地群众的健康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实践团队员怀着对生命的无限敬畏与守护健康的坚定信念,踏上了深入基层科普护肝护心知识的征程。实践团队员聚焦“肝病预防”与“心肺复苏”,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行动,从高校走向乡村,用专业知识为乡村群众点亮生命健康的“护航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实践团深知,要在乡村有效传播健康知识,自身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和科普能力。为此,实践团精心策划并完成了扎实的前期学习与培训。

  6月11日,实践团队员走进该校底蕴深厚的生命科学馆。面对直观精密的人体模型、珍贵详实的病理标本,队员们开启了对生命结构与运行奥秘的深度探索,初步构建起系统的人体健康知识体系,为后续实践奠定了坚实的认知基础。

  6月13日,洛阳市中心医院医生赵漫应实践团邀请,围绕肝病的流行病学、致病机理、预防策略及心肺复苏术的核心原理与操作规范为实践团队员进行系统讲解,显著提升了大家的理论深度和专业自信。

  6月17日,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实践团深入探访河南省组织损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队员们近距离接触先进的科研仪器,观摩严谨的实验操作,对肝病的病理变化、研究进展及防治前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6月23日,实践团队员走进洛阳市中心医院,在医护人员的手把手指导下,系统学习了肝病日常预防的要点、高危人群的识别与管理等知识,并重点进行了心肺复苏术的规范化实操训练。队员们围绕评估环境、判断意识、呼救、胸外按压定位与手法、人工呼吸要领、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等内容进行模拟演练,动作精准、流程娴熟,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无缝衔接,专业素养得到全方位提升。

(二)

  实践团队员不遗余力在广袤的乡间传播科学健康知识,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7月11日至12日,实践团带着精心准备的教学模具和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抵达了本次下乡的首站——洛阳市嵩县陆浑镇吴村小学。

  “同学们,如果看到有人突然倒地,我们第一步要做什么?”“先看看周围环境是否安全!”面对孩子们充满求知欲的清澈眼神,实践团队长用生动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案例,将原本专业复杂的急救知识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生命守护密码”。队员们还在现场进行了心肺复苏术全流程演示,分解动作清晰到位。“双臂伸直,按压深度大约5厘米~6厘米,频率是每分钟100次~120次,跟着我的节奏来......”在实操环节,队员们耐心细致地指导着每一名尝试操作的孩子。一双双小手认真地交叠,一次次有力地按压模拟人的胸廓,他们专注的神情令人动容。从最初的生疏到逐渐掌握要领,孩子们每一次规范的按压,都是对“生命至上”理念最纯真的承诺。看着孩子们眼中闪烁的认真与成就感,队员们真切感受到了知识传递的力量——急救的种子正在乡村儿童的心田悄然萌芽。

  7月13日,实践团的脚步延伸至嵩县陆浑镇翟河村村委会,将健康科普的触角深入到更广泛的村民群体。

  在翟河村村委会广场上,实践团队员布置了内容丰富的肝病预防与心肺复苏知识展板,并为村民发放了精心编印的宣传手册,向村民科普健康知识。

  针对肝病这一“沉默的杀手”,队员们着重向村民普及了常见病因、早期症状识别、科学饮食与生活方式等知识。心肺复苏技能演示再次成为焦点,吸引了众多村民驻足观看和学习。对于村民提出的各种问题,队员们都进行了专业的解答,提升了村民对掌握急救技能重要性的认识。

  为了更精准地了解村民的健康认知现状与实际需求,队员们分组深入农户家中进行走访调研,与村民促膝长谈,详细询问他们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对肝病的知晓程度及获取健康信息的渠道等。走访中,队员们深切感受到村民的淳朴与热情,也了解到基层群众对专业、易懂的健康知识有着迫切需求。队员们结合访谈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健康指导,将科学的防治理念和实用的急救技能送到村民家门口、心坎上,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健康基石“添砖加瓦”。

(三)

  大暑小暑,上蒸下煮,汗流浃背,热得发苦。虽然天气炎热,但实践团队员经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验,展现出了青春担当,成为这个夏天中原大地一道美丽的风景。

  在这道风景中获益的基层群众表示,通过实践团此次“肝心振乡村,急救我先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了解了护肝护心相关知识。这类知识就像护肝护心的种子,播种在他们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终有时。

  通过此次活动,河南科技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学子将专业所学服务于国家战略、社会需求,以饱满的青春热情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成功架起一座连接高等医学教育与乡村健康需求的坚实桥梁。从实验室到临床,从课堂到田间,学子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实践诠释担当。

  今后,实践团队员将继续秉持“厚德博学,笃行济世”精神,积极践行医学生的社会责任,向更多人普及健康知识,努力让更多人了解疾病、预防疾病、掌握守护生命的“黄金技能”,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建设健康中国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河南科技大学杜浩冉魏禹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