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不当处置误吞枣核致食管穿孔

市中心医院多学科协作化解致命危机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近日,市中心医院东院区内镜诊疗部,成功救治一名因误吞枣核引发食管穿孔、纵隔感染的危急患者。由于患者采用错误自救方式,险些危及生命,最终通过多学科协作在全麻内镜下取出异物,化解了致命危机。

  据悉,该患者误吞枣核后未及时就医,反而轻信民间方法,试图通过“吞食馒头”“颈部按摩”将异物推下。这些不当操作不仅未能解决问题,反而导致尖锐枣核在食管入口(第一狭窄处)嵌顿得更深。拖延三天后,患者症状急剧加重,CT检查显示:食管周围出现异常气流影(提示皮下及纵隔气肿),确诊为食管穿孔这一致命并发症。

  面对患者食管穿孔、局部感染形成脓肿的危重情况,胸瘤科主任王振华与内镜诊疗部主任姜红建紧急会诊,迅速敲定手术方案: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保护下实施内镜探查与异物取出术。麻醉医生赵利芳全程保障患者气道安全及术中生命体征平稳。

  内镜探查时,景象触目惊心:一枚长约3厘米的尖锐枣核,两端已深深刺入食管壁,嵌顿牢固。更危急的是,枣核周围食管组织已形成明显破口(穿孔),并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持续溢出,证实纵隔已发生感染。由于操作空间狭小、组织水肿脆弱且穿孔部位风险极高,每一步操作都如履薄冰。

  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稳定的操作手法及精细的器械控制,姜红建谨慎避开重要血管及周边组织,最终巧妙且完整地将这枚“肇事”枣核安全取出。

  异物取出后,患者立即转入CCU重症监护室,接受严格禁食、高效广谱抗生素抗感染、静脉营养支持及严密监护。目前,在多学科团队的精心治疗下,患者已顺利康复出院。

  回顾该病例,姜红建特别提醒:“吞食馒头、米饭等强行下咽异物的做法极其危险!这相当于用外力将尖锐异物变成‘钻孔机’,会大幅增加食管穿孔、大血管破裂的风险,甚至可能瞬间致命。颈部按摩同样有害无益。一旦误吞鱼刺、骨头、枣核等尖锐异物,务必立即停止进食进水,第一时间前往医院急诊科或耳鼻喉科就诊,切勿抱侥幸心理拖延,更不可尝试错误自救。同时需要注意,海姆立克急救法仅适用于气道完全梗阻的情况,并不适用于食管异物。” (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