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升级建设提速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翟京元 宗斌
养护周期从9天缩短到7天,工期从12个月缩短到10个月,这是安罗高速建设者通过技术创新带来的施工效果。
高速公路建设任务重、时间紧,其中有建设者的汗水,更有团队的创新。在安罗高速豫冀省界至原阳段项目SG-4标段,技术负责人王海峰告诉记者,在完成1295片25米豫制箱梁预制任务时,项目团队采用集“移动台座、液压模板、智能养生、智能张拉及压浆”五位一体的流水线智慧箱梁生产系统。场内各生产区域设置了数据收集装置,对运输、布料等箱梁生产环节的信息进行采集,现场信息实时传送至智慧中心中央信息监控系统,可迅速发现并处理生产安全、质量隐患,确保构件生产信息的全过程跟踪。特别是在冬季,采用“蒸汽+阳光房”形式,有效缩短了养护周期。
在跨公路跨河施工中,顶推技术的运用同样提高了工作效率。顶推施工就是通过搭建顶推平台,利用千斤顶循环往复完成顶、推、降动作,从而实现梁体安装到目标位置。在跨菏宝高速施工时,施工团队舍弃传统的搭架吊装方式,改用顶推方式,施工过程中,路面可以正常跑车,路上同步施工,把对菏宝高速的交通影响降到最低,比原定工期缩短了2个月。备受关注的当属去年2月份安罗高速黄河特大桥顶推施工技术,历时519天,长达3.4公里,是全国最长的钢梁顶推案例,同时标志着我国长距离大跨径顶推施工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安罗高速建设过程,涉及上百支队伍、数千名劳动者,科学统筹调度极为重要。作为该标段的总承包商,从路基工程到交安设施,从房建工程到绿化项目,安罗高速项目团队科学调度,力争做到同步施工、齐头并进,优质高效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4月21日,记者采访时,沿途可见护栏正在安装、绿化树枝叶正茂、路基铺装紧锣密鼓,安罗高速距离通车又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