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走出去”背景下齐齐哈尔市红色文化外宣翻译研究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王丽莎

  在“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成为红色文化宣传推广工作的重要内容。齐齐哈尔市是一座有着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效的外宣翻译可以实现齐齐哈尔市红色文化在国际舞台的宣传和推广,进而扩大齐齐哈尔市的城市知名度,进一步提高齐齐哈尔市的城市发展和国际影响力。

  一、齐齐哈尔市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齐齐哈尔市地处中国东北地区的松嫩平原上,位于黑龙江省、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交会处,是历史上著名的东北边陲军事重镇。“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掀起抗日救国高潮,而在当时的齐齐哈尔地区,抗日斗争更是进行了长达14年之久。当“江桥抗战”打响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一枪、拉开战争序幕后,当地军民在抗战将士的领导下奋力抗击日本侵略者,勇敢捍卫民族独立,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齐齐哈尔地区冬季漫长,自然条件极为艰苦。这样极端的环境磨炼出齐齐哈尔人顽强拼搏、勇于抗争的精神特质。同时,齐齐哈尔市作为多民族聚居区域,包括汉族、回族、满族、朝鲜族、达斡尔族等各民族文化在革命斗争中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氛围,不仅丰富了齐齐哈尔市红色文化的内涵,还增强了地区文化的包容性与凝聚力,使其在中华红色文化体系中独树一帜。

  二、齐齐哈尔市红色文化外宣翻译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齐齐哈尔市红色文化的外宣翻译工作逐渐受到重视。然而,翻译材料匮乏和翻译质量欠佳的问题也制约了齐齐哈尔市红色文化对外传播。

  (一)翻译材料匮乏

红色文化中涉及大量特定的历史事件、人物、地点和概念,如果术语不统一不仅会影响翻译的准确性,也容易造成外国受众的困惑。尤其在处理红色文化中的专有名词时,如果依赖个人理解或临时查阅资料,会导致翻译结果缺乏权威性和一致性。

  (二)翻译质量不高

1.存在语法错误、用词不当等问题

  由于参与翻译工作的人才良莠不齐,且缺少必要的翻译素材及可参照的翻译版本,导致齐齐哈尔市红色文化的英译版本不一,拼写错误、语法运用不当等问题频繁出现。

  2.红色文化中的文化差异被忽视

  红色文化几个字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文化中,“红色”象征着革命、热情和胜利,但在西方文化中,“红色”可能更多地与危险或激进主义联系在一起,诸如此类的文化差异往往被忽视或者误译。在这种情况下,应通过增译或调整译法的方式来更准确地传达红色文化的内涵。

  三、齐齐哈尔市红色文化外宣翻译的优化策略

  (一)建设齐齐哈尔市红色文化英译语料库

  由于红色文化的特殊性,外宣翻译首先应挖掘文化内涵。针对齐齐哈尔市红色文化中的专有名词、历史事件、人物称谓等,应建立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的语料库,丰富术语库和语料库,同时关注语言发展的新趋势,如新词新语的产生、旧词新义的演变等。实施语料更新机制,及时调整和更新译文,可以确保术语来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确保翻译的有效性。

  (二)优化翻译方法

  在齐齐哈尔市红色文化的外宣翻译中,应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根据具体语境和目标读者的需求,合理采用以目标语言读者为中心的“归化”策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审美需求。而对于具有独特性和地域性的文化元素,则可以采用“异化”策略,保留其文化特色和独特性。合理应用归化和异化策略,使译文更易于受众理解和接受。

  齐齐哈尔市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恰当且合理的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优化外宣翻译,可以更准确地传达齐齐哈尔市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和冲突,以提升红色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学院;本文系2023年度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多模态话语分析视阈下“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英译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530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