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让民主之树根深叶茂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高弘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和显著优势。这一民主形式不是简单的投票民主,而是贯穿于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的完整制度链条。它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的有机统一,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人大、省人大关于“懂人大”的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要在深刻领会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特征和制度优势的基础上,从制度完善、实践创新、文化培育等多个维度发力,让民主之树在牧野大地上根深叶茂、生机勃勃。
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特征
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在基层治理中,民主恳谈会、小院议事厅等创新实践,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参与公共事务决策。这些实践表明,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治理方式,通过实际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让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优势更加彰显,让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初心使命更加坚定。
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势而制。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民主参与提供了新平台。各地建立的网络问政平台、人大代表联络站数字化系统,使群众能够随时随地表达诉求、参与监督。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民主形式,拓展了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让数字技术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赋能聚势,为人大民主监督作用发挥插上数字的翅膀。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民主实践的效果体现在民生改善上。这些民生实事项目经过民主协商、人大代表审议、票决,更贴近群众需求,更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实施过程也得到了群众支持,群策群力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坚实支撑,形成了有益互动。这种良性互动,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命力和实效性。
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通过调研、座谈等方式收集民意,使立法和监督工作更接地气,这种制度设计确保了人民群众意志的有效表达,使得人民群众意志得以充分发挥,让人民群众参与决策的效果更加突出,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新乡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激发了民主活力。村(居)民议事会、社区听证会等机制,让群众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主人。这种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实践,培养了公民的民主素养,让自治、德治、法治相融合的治理体系更加现代化,让人民参与决策的优势更加显著。
民主协商制度凝聚了社会共识。政党协商、政协协商、基层协商等多层次协商体系,使不同利益群体能够理性表达诉求,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了最美同心圆。这种协商民主丰富了民主形式,提升了治理效能。
三、全过程人民民主新乡实践探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责使命,也是人大工作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结合日常所联系的代表工委有关工作,自去年以来,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部署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发挥代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乡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依法做好人事任免、选举及代表资格审查服务工作,服务常委会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00余人次;年初制定代表工作计划,明确全年代表工作重点;抓好代表学习培训,举办“为人民履职、为‘两大跨越’添彩·人大代表双岗建功”主题活动专题培训班,编发《人大代表每周讲堂》,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坚持“两联系”制度,深化拓展常委会与代表的联系,共邀请38人次市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组织做好代表集中视察活动;印发《关于推进全市人大代表联络站提质增效的指导意见》,持续推进代表联络站建设;积极开展代表“双岗建功”主题活动,1.2万余名五级人大代表累计走访接待群众2万余人次,收集问题及意见建议3300余个,办理实事2800余件;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提高建议办理的质量和实效,全方位拓展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新乡实践的广度、深度和感受度。
四、多维度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人大人大,人民最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大局,依法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持续强化代表履职能力建设,深化人大常委会同代表的联系,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充分发挥代表的主力军作用,不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走深走实。
(一)完善制度体系,夯实民主根基。一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坚实基础。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化代表结构,加强代表与选民的联系,使立法和监督工作更接地气。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创新村(居)民议事形式,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主人。二要完善民主选举制度。这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关键之举。要优化选举程序,保障选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创新选举方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选举效率和透明度。要加强对选举过程的监督,确保选举结果真实反映民意。三要完善民主协商制度。这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环节。要构建多层次协商体系,推进政党协商、政协协商、基层协商等协调发展。
(二)创新实践形式,激发民主活力。一要拓展基层民主实践。这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关键。要推广民主恳谈会、社区听证会等有效做法,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参与公共事务决策。要创新基层治理方式,运用数字化手段提高治理效能,增强群众获得感。二要利用数字赋能。数字技术为民主实践提供了新平台。要进一步建设数字人大系统,实现代表履职智能化、民意征集网络化。要完善网络问政平台,及时回应群众诉求。要运用大数据分析民意,提高决策科学性。三要注重实践实效。民主实践创新要注重实效。要建立民主实践效果评估机制,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感受到民主带来的实惠。要培养公民民主素养,提高参与能力。
(三)培育民主文化,厚植民主土壤。一要注重宣传教育。要加强民主理论教育,讲清楚中国式民主的特点和优势。要宣传民主实践典型案例,增强群众对民主的信心。要培养理性、包容的民主精神,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二要创新教育方式。要将民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培养青少年的民主意识。要创新教育方式,运用新媒体技术提高教育效果。要加强实践教育,让群众在参与中学习民主。三要强化宣传推广。要讲好民主故事,展示中国式民主的独特魅力,加强民主理论交流,充分尊重民主多样性。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持续推进。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创新实践形式、培育民主文化,聚焦省委“四高四争先”部署要求、市委“1+6+5”工作布局,更好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扎实开展“学思想、讲协同、抓规范、提质效”系列活动,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牧野大地上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活力。
(作者系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