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辉市:绘就“热气腾腾”的发展图景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文奇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料峭的春风阻挡不住春的脚步,唤醒了沉睡一冬的大地。放眼望去,一幅幅“抢农时、忙农事、不负农时不负春”的春耕图在卫辉广袤的田野上徐徐展开。

  眼下,卫辉市50余万亩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正是春耕春灌的关键期。“春管主动则夏粮主动,夏粮主动则全年主动。”在卫辉市柳庄乡柳庄村,当地农技人员正在田间地头看苗情,测墒情、查病害,指导农民开展田间管理,加强病虫草害防治,及时为小麦浇灌返青水,并根据土壤墒情和麦苗的实际情况,指导农民开展科学灌溉。

  农资供应和保障是当下农业生产“重头戏”。卫辉市下好春耕备耕“先手棋”,针对农民春耕生产所需农资,积极对接合作,抢前抓早、增量保供,千方百计确保春耕化肥物资不脱销,不误农时,让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农田沃野生机无限,生产车间快马加鞭。

  走进河南银金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上,由企业自主研发的PETG薄膜正在加速生产。“厂里的生产线满负荷生产,订单已经排到3月。员工铆足干劲,力争按时完成订单,争取实现一季度‘开门红’。”该公司生产总监李国庆底气十足。据统计,公司1月生产产量同比增长3%,实现了首月“开门红”,为完成全年生产目标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卫辉全市11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开足马力忙生产。

  企业勇闯“开门红”的同时,一大波重大项目也在“踏春提速”。在卫辉市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工地上,机械轰鸣,建设如火如荼。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一期投资15亿元,规划建设5个产业化项目,预期产值21亿元,实现利税2.8亿元,带动地区不少于300人实现就业。

  作为卫辉市重点推进项目,该项目前期手续审批高效便捷,项目实现了提前开工,预计今年8月可主体完工,比原计划提前一年,为项目早投产、早受益提供支持。英杰食品二期、立高食品华北生产基地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工地同样马不停蹄。目前,卫辉市总投资67.32亿元、年度投资17.65亿元的37个续建、新开工项目开启“全力加速”模式,以项目快建设推动经济快发展。

  项目开工、企业生产“加速跑”的背后,离不开一系列举措护航企业发展。早在春节前,卫辉市召开“拼抢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动员部署会,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全方位服务项目建设,着力当好“店小二”,以一流营商环境,打好服务保障组合拳,提升为企服务质效。

  企业大力抓生产,岗位需求快速释放。为此,卫辉市起步早,行动快,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的“双轮驱动”作用,深入本地企业、工业园区开展“访企问需”,了解用工需求和政策服务需求,建立重点企业清单和联系对接机制,为企业“开工稳”“开门红”做好用工储备,抢占发展先机。通过举办“春风行动”、新春招聘会等活动,聚焦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电子信息等领域,提供多元化岗位5000多个,为求职者提供就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贴心服务,提升供需匹配效率,多措并举促进各类人才实现精准就业,保障企业生产用工;对企业遇到融资难问题,通过系列对接活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保障企业融资需求,努力营造企业家是“座上宾”、企业家坐“C位”的尊崇氛围,以“政府有为”,助“市场有效”,促“企业有利”。

  一季度是实现年度目标的关键期。卫辉市将聚焦“四高四争先”,紧盯主导产业,加快构建食品制造、现代化工、建材、装备制造“4+9”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围绕链主企业、产业集群延链补链强链,坚持以重大项目为“强引擎”,以投资为“动力源”,在“双招双引”上下功夫,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以赴拼经济、铆足干劲促发展。同时,大力推动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切实降低企业负担,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得企业的“好日子”,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记者手记

  春回大地热潮涌,处处皆闻奋蹄声。繁忙的田间,火热的工地,运转的生产线,轰鸣的机器声,处处透着忙活劲儿、热乎劲儿,释放出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的干劲和决心。建设“拉满弓”、生产“马力足”的背后,是当地政府部门精准施策助力和企业努力拼抢双向奔赴的结果。

  号角声声,时不我待。奋进之声恰似重锤响鼓,激荡在卫辉的每寸土地间,卫辉上下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以实干之犁深耕机遇沃土,用“奔跑”之势在春天里拼出高质量发展“实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