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高位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艳冰)近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我市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知识产权澎湃动能。
2024年,我市知识产权领域硕果累累。为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市政府出台《新乡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工作方案》,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我市获批第二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国家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城市,新乡知识产权维权保护中心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为国家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筹建机构,受理的国际专利分类(IPC)分类号从最初的40个拓展到95个。完成授权专利3031件,其中发明专利1224件,实现大幅度增长。
坚持创新引领,我市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持续增强。市市场监管局与横琴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协作,共同发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跨区域专利转化合作联盟。对驻新高校及我市科研院所4015件专利进行盘点,搭建全市高校专利转化数据平台,组织了豫北5市专利转化运用对接活动。同时,完成质押融资金额12.62亿元,惠及40家企业,同比增长16.85%,居全省第1位,其中商标质押融资5000万元,实现了零突破。
一系列强有力的行动,让产权保护更加有效。市市场监管局协调省局开展“中原农谷”商标字号全省协同保护工作。指导新乡农业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中心向国家商标局申请45个类别“中原农谷”商标注册,3个类别已下发商标注册证,30个类别的申请通过国家商标局初步审查。办理知识产权案件211件。在2023年度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绩效考核中,我市居全国第29位、全省第1位。
去年,“封丘金银花”通过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初审并正式公告,我市地理标志商标达18件,居全省第1位;中国驰名商标达37件,居全省第2位。
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坚持创新赋能,坚定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实施专利、商标数量与质量双重提升工程,加快推动全市专利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严厉打击商标、专利、地理标志侵权等,全面系统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