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流感预防与治疗:合理用药不可少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表①

表②

解媛媛 卢乙众

  近期,流感病毒感染高发。儿童作为流感的高发人群及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其健康受到严重威胁。那么应对儿童流感,该如何合理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呢?

  目前,临床用于儿童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主要有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玛巴洛沙韦。不论甲流还是乙流,这几种药物都是有效的。具体治疗方案如表①。

  对确诊或疑似流感的重症患儿,推荐尽早(最好48小时内)开始抗流感病毒治疗。早期治疗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在出现流感样症状48小时后抗流感病毒治疗依然具有临床获益。

  流感暴发时,对于不能采用疫苗预防的人群和以下重点儿童可采用药物预防:

  (1)有流感疫苗禁忌证的流感并发症高危儿童。

  (2)接种流感疫苗2周内尚未获得最佳免疫力的高危儿童。

  (3)与未接种流感疫苗的高危儿童或24月龄以下婴幼儿有持续接触或密切接触的、未接种流感疫苗的家庭成员或医务人员。

  (4)封闭机构环境下(如托儿所、月子中心等)与高危儿童有密切接触的未接种疫苗的工作人员或儿童。

  (5)作为高危儿童疫苗接种的补充,包括免疫功能受损的儿童和接种疫苗后未产生足够保护性抗体的高危儿童。

  (6)与确诊流感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流感高危人群的暴露后化学预防。

  (7)根据当地监测数据,社区内流行的流感病毒株与疫苗株不匹配时,作为流感高危儿童及其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者、医务人员的抗病毒化学预防。

  对符合预防用药性指征者,建议尽量于暴露后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应连用至末次暴露后7天;未能于暴露后48小时内用药者,仍建议预防给药。由于安全性及有效性的数据有限,美国儿科学会指南不常规推荐化学预防用于3月龄以下的婴儿。预防用药方案如表②所示。

  儿童服药抗流感病毒药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推荐联合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儿童流感。对于重症患儿,也不推荐联合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或增加药物剂量进行治疗。

  (2)足疗程治疗非常重要,即便服药期间临床症状已经好转,也建议按疗程服药。

  (3)如服用药物后立即呕吐,呕吐物中可见完整的片剂、胶囊剂或全部液体,可考虑补服。如服用时间超过15分钟,需咨询专业人士后再做出决定。

  (4)1岁以下儿童应严格遵医嘱用药。

  若儿童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同时伴随以下情况时,提示病情严重,需及时到医院就诊:(1)精神和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烦躁、惊厥。(2)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3)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4)尿量明显减少,四肢末梢冰冷,皮肤颜色差、发花。(5)原有基础疾病(如哮喘)明显加重。(6)高热持续不退、喂养困难等。

  参考资料

《儿童流感诊疗及预防指南(2024患者与公众版)》

  《儿童流感诊疗及预防指南(2024医生版)》

  《儿童呼吸道感染家庭用药指导专家共识(202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