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子”引领房地产发展新赛道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大江南北,一场“好房子”蝶变正在悄然发生。

  新建住宅采用动静分区、灵活多元的空间设计,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借助装配式建造技术,“原拆原建”把老房子变成现代住宅楼;科技赋能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的住房更加安全宜居......

  新房子要建成“好房子”,老房子要改造成“好房子”。我国住房发展正在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提升居民居住品质和幸福感是房地产发展的鲜明导向,也在打开新的赛道。

  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过40平方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16%。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上“好房子”成为居之所向、心之所往。

  什么样的房子才是“好房子”?不同时代有不同标准。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筒子楼,房间狭小,厨房和厕所公用;八九十年代的步梯房,结构简单,小区环境一般,绿化少;从2000年开始增多的电梯房,设计更加现代,配套更加齐全,物业管理更加完善。

  这些住宅曾是一代人的“心头好”,代表着当时的“好房子”。时代的发展为住宅迭代升级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人民群众对改善居住条件有了更多新期待:既能住得健康,住得安心放心,又节能省钱,用得更方便。

  这意味着,“好房子”应当具备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等特点,不仅要有好标准、好设计,还要有好材料、好建造以及好服务。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我国幅员辽阔,适合南方气候环境的住宅不一定适用于北方。不同居住习惯、不同年龄段、不同经济能力等群体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要把“好房子”建设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对住宅标准加强顶层设计,因地制宜构建住房品质提升的制度体系,对不合时宜的住宅设计、建筑工程容积率计算规范等进行调整优化。

  良好的居住品质是当下撬动房地产市场的关键。当前,居民对户型设计的灵活性、私密性、舒适性等要求更高,对运动、娱乐等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方面的配套设施需求更加迫切,只有通过打造优质住宅产品,才能赢得市场,决胜新赛道。

  作为建设主体,房企承担着将“好房子”理念转化为现实的重任,需要不断创新设计理念,把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低碳技术、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到住宅建设中去,坚持在项目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各个环节做到精益求精、品质把控,在品质竞争时代把握先机。

  需求就是发展的动力。“好房子”建设正在打开房地产发展的新空间,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还能对扩内需、稳增长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提高房屋品质,增加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在“好房子”建设中的应用,将促进相关的住宅、设计、装饰、建材、家居等全业态、全链条的产业升级。

  有了“好房子”,还要建设“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舒心、更安心。

  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作为2025年房地产领域重要任务之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支持各地因地制宜进行创新探索,建立健全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机制。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转角见园,建设口袋公园和城市绿道,实施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补齐城市发展短板,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儿童友好空间;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城镇老旧小区、街区、厂区和城中村改造,加强地下管网管廊建设改造......结合城市更新把更多的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通过城市更新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房地产行业正处于新旧模式转型的关键期,“好房子”建设是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展望2025年,各方应始终以让人民宜居安居为己任,围绕老百姓的多样化住房需求,建设更多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好房子”。

  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