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平坎坷成大道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凤泉区大块镇大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刘学新
村里新修的大庙南路平坦宽敞,乡亲们出行更加方便,再也不用担心下雨、下雪天了。每当看到这一切,心底就涌现出一分自豪,乡亲们送的锦旗就说明了修路是众望所归。
我们村地势低,大庙南路位置更低,平日里小雨都能积半腿深的水。3年前夏天的那场大水,让人记忆深刻。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村里的路都修一遍。3年来,村内道路及管网逐步开始翻修,地势最低的大庙南路留到了最后,要修成村内道路的样板路。
修这条路需要跨过两道“坎”:一是资金,需要70多万元;二是清理原有道路两侧的杂物和被占的公共道路。资金难题很快得到解决,村民捐了一些,村内企业拿了一些,我个人掏了一些,算是把钱凑齐了。
清理道路有些难。在这一条并不算笔直的道路上,错落分布着临路住户日常打理的公共区域花池、树木等杂物,需要全部清除。而这些临路住户的花池苗圃规格不一,裸露的土地上杂草丛生,不断挤压着道路空间,这也给我们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带来了挑战。
虽然村民支持修路,但真到了动自己的切身利益时,反对的声音也不小。如果不能把乡亲们的思想工作做通,那么推动大庙南路的翻修工作就卡在了第一步上。这时,我想到了在这条路的最南端一侧居住着的姑父一家。按规划设想,要将路口处扩宽数米,做好他的工作也就成为筑好这条样板路的第一步。他住在道路的终点,也将成为我做村民工作的起点。
那天刚好开完动员会,把详细具体的工作部署下去后,我从村委会出来后慢慢逛着,其他新修的道路明亮而又宽阔,沿街店铺灯火通明,而大庙南路昏暗狭窄,路灯时不时闪烁。
“姑父,咱大庙这条路得好好整整了!但是......”我推门而进,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遇到的困难。姑父家旁边原有一个深坑,是他一车车拉土垫平的,如今在上面种了一些蔬菜,面积约300平方米。按照规划,这块菜地要全部修成道路。
眼看自己辛苦劳动的成果没有了,姑父一开始想不通。我就给他做工作,同时也让姑姑在一旁劝说。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最终姑父答应了,并且没有要任何赔偿。他对我说:“虽然有些舍不得,但是能修好路,我也认了,无论如何都要支持你。”当推土机就位后,我在围观的人群里看到了姑父,他对我重重地点了点头。为大路让道,先从我姑父家开始!随着轰鸣的机器开动,大庙南路的清理、整修工作由此展开了。
通过姑父起到的带头作用,接下来由村干部对沿路住户做工作就变得顺利多了,一些不理解和反对的村民也松了口。原计划的道路宽度是6米,修好之后宽度是八九米,有的地方甚至达到了10米。
如今的大庙南路宽阔敞亮,整条道路得到垫高,并铺设有下水管道,修路时被清理的各种植物都移栽到最南端处的平地上,建成了游园,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华灯初上,整个大块村祥和安宁,群众安居乐业,这就是我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所担负的使命和责任。我将继续迈开前进的脚步,带领群众走向更加幸福的明天。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书武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