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教育大数据 迈入测评新时代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使得海量数据的收集、存储、分析和处理更加便捷,大数据学科质量测评工作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逐步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市已完成大数据有效采集134万份,扫描覆盖学生15万人,采集覆盖面和采集频率都有大幅提升,大数据赋能我市教育教学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借力大数据,让学校教育管理更加科学高效。大数据为学校教育管理提供了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使学校管理者能够更加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配置教学资源、评估教学效果。通过教学质量预警机制,学校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
借力大数据,让教师教学水平不断得以提升。教师借助大数据分析结果,能够更加精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在参与大数据学科质量测评工作的过程中,教师的大数据应用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借力大数据,让学生学习兴趣持续得到增强。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推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内容。
工作方法创新,是做好大数据学科质量测评工作的关键。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要按照省教育资源保障中心要求,切实强化组织领导,积极创新工作方法,丰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创设大数据学科质量测评基础环境。目前,我市共有5所省中小学创客教育示范校,62所省中小学数字校园标杆校,12所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2019年,我市入选河南省首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自主编写的人工智能指导用书已经出版并投入使用。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大数据学科质量测评档案的规范化、测评工具的智能化和测评队伍的专业化,取得一定成效。
推动大数据学科质量测评档案规范化。通过全面记录学生知识、技能、能力、思维等多方面内容,精准把握学生学习动态与能力水平,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有助于学生清晰了解自身优势与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升自我。同时,基于档案数据的分析,优化教学策略与课程设置,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大数据学科教育的整体发展,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大数据专业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推动大数据测评工具智能化。充分发挥大数据学科质量测评平台的作用,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为每个学生生成个性化的学习报告。学习报告清晰展示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薄弱环节,并及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推荐资源。
推动大数据测评队伍专业化。我市十分注重参与大数据测评教师的培训与专业发展,积极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培训课程和研讨会,了解大数据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和应用方法,掌握数据采集、分析和解读的基本技能。建立教师团队协作机制,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教师分享大数据应用的经验和成果,共同探讨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团队协作,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大数据学科质量测评工作的整体水平。
(杜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