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
连续三年超过国家平均水平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近日,市统计局公布2023年全市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投入强度持续提升,已经连续三年超过国家平均水平。
具体来看,2023年我市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92.86亿元,较2022年增加3.99亿元,增长4.5%。经费投入强度为2.77%,比上年提高0.1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强度0.12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政策力度和投入强度,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发展工程,坚定走好创新驱动发展“华山一条路”,成功入选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在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中居第86位,跑出了新乡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中原农谷建设和自创区的发展,正日益成为创新资源的强磁场、创新人才的聚集地、创新动能的主引擎。为此,我市抢抓全省“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全力打造以种业为核心的国家级、国际化农业创新高地,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引领作用,“一区多园”建设已初见成效,核心区营业总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众创—孵化—加速—产业园”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不断完善。
科技创新平台作为创新资源的集聚地,是促进各类创新要素耦合、互动的“加速器”。截至目前,我市在国家级创新平台、省实验室体系、全要素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建设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国家级创新平台总量达到45家,全市省重点实验室总量达到23家,居全省第三位。
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阵地,我市着力推进规上工业企业“四有”研发活动覆盖工作。2023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72.9%。建立梯次培育体系,推动创新型企业群体规模持续壮大,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不断强化对企业科技服务保障,加大对科技企业的全链条金融支持,用“真金白银”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快科技服务综合体建设,实现创新资源有效共享。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为实现人才集聚,赋能我市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我市多渠道进行中外人才招引,强化政策、资源、力量向人才倾斜,努力打造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在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持续加力。三年来,累计签约人才7.2万人,引进高端人才290人,博士及博士后980人,全市人才总量超过46万人,引进外国高层次专家130人次,培育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
成果转化一向是科技创新的“硬骨头”。为此,我市持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主阵地,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强化校地合作、院地合作,促进技术市场繁荣发展,形成制度保障、要素支撑、功能互补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以产学研合作引入“他山之石”。三年来,成功使343项省级、127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在我市落地生“金”。
R&D经费是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据悉,R&D经费投入强度是国际上通用的从总量和比值两个角度反映自主创新投入的总规模和发展水平的指标,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R&D经费投入的提升将助力我市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让科技创新在我市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的进程中发挥更加关键作用。
(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