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深度”访出“温度”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市未保中心赴各县(市、区)走访调研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
本报讯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根据市民政局工作安排,近日,市未保中心组成调研组深入到各县(市、区)和部分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未成年人救助保护领域走访调研工作。本次走访调研工作通过座谈会、实地察看、查阅留档资料等方式,就各县(市、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的硬件设施、人员配置、养护人数的情况以及各乡镇儿童督导员履职尽责、各乡镇重点未成年群体的情况进行全面摸排了解,听取多方关于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截至目前,我市各县(市、区)均已成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各类硬件设施齐全,各项工作制度完备,调研组对各县(市、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给予高度肯定,指出了当前未保工作中存在的未保中心人员配置不足,工作缺乏长期规划,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村(社区)儿童主任对自身职责和工作内容认识不清等具体问题。在走访过程中调研组强调: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做到“责任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做好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二要加强摸底排查,做到“底数清”。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沟通联动机制,对辖区内救助保护未成年人的信息实施动态更新,加强与公安、司法、教育等部门合作,重点关注孤儿、事实无人抚养等重点未成年人群体的身心健康。三要加强政策找人,做到“措施明”。要完善监测预防、发现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等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体系,对新增、成年和不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进行增补和退出,做好每月生活补助发放工作。四要加强精准服务,做到“工作实”。深化“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社工”工作模式,加强入户走访工作,为辖区重点未成年群体提供心理辅导、生命教育、情绪疏导等服务,确保未成年人处于监护稳定、身心健康的状态。
下一步,市未保中心将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加强对全市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的业务培训,培育和建设好一支直接服务儿童的基层工作队伍;通过纵向发挥市、县、乡、村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四级网络”功能,横向在各级层面不断加强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加强对各县(市、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监督督导,切实提升重点未成年人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孙兆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