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全文复制
初心永恒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辉县市吴村镇杨起营村党支部倾心打造富民路
□ 白有镇 姬光环 郑胜玲/文 张延/图
河南辉县,在许多人眼里,是南太行的代名词。南太行,景色秀美而险峻,郭亮、宝泉、八里沟等已成为热点地标。“八百里太行,将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国家地理杂志》上的一句话,成了南太行经典的广告语。其实,在辉县市22个乡镇中,有三分之一的乡镇是平原。如按人口划分,则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平原地带。吴村镇杨起营村,就坐落在太行山下的大平原上。
此刻,杨起营村党支部书记杨俊资,就站在村子的千亩麦田里,指导施工人员安装农田喷灌设备。现场,五六辆施工车依次停靠在地头,工人们正忙着搬运各种管线。自此,杨起营村的农田也将开启智能管理模式,为“良种繁育基地”增加了一道质与量的保障。
时值初夏,小麦已灌浆结束。麦穗齐刷刷地舒展着锋芒,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期待着在成熟的季节里“风吹麦浪”。晴空下,不远处的太行山轮廓清晰,山体连绵起伏,跌宕有致。大地苍翠,河水清澈,这蓬勃而昂扬的季节,恰似青春的模样。
杨俊资身旁放着他心爱的“坐骑”,一辆五成新的小电动车。没事时,他喜欢骑着电动车村里村外走一走。此刻,看到眼前辽阔的“智能”农田,这名接任村党支部书记30年、党龄40年的老党员一时间感慨万千:“要是老人家看到这些该有多好啊!还有咱村的纺织厂,也如您所愿,搞得红红火火......”杨起营村地处辉县市西南方向,距辉县市区40多公里,全村人口2700余人,耕地面积3600余亩,隶属吴村镇。
从“形式”上看,杨起营村也就是平原上的一个平常村,但其强大的“内核”,让初次了解该村状况的人,无不感到惊讶。惊讶的不是该村的纺织企业竟然运营了50余年,而是一个村办企业、一群真正的农民工,竟然创造出了这样的奇迹。
杨俊资所说的“老人家”,是已故的老支书杨本杰,也是他最敬佩的前辈。全力辅助新班子工作的,还有老支书杨子山。当初“新农村规划”遇到阻力时,老支书们亲自出马,多方面进行协调......
正是有老一辈人的付出,才使得世代在土里刨食的乡亲,最终实现了劳动致富的梦想;正是有老一辈人的引领,他们这一代才能走得如此坚定,才能在更大的舞台上驰骋。梦想起飞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农村仍处于农耕时代,乡亲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杨起营村是这样,中国的农村也大都如此。能顾温饱,难有盈余。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工人做工,农民种地,按劳分配,有条不紊,一切都是有计划地进行。
然而,一些新生事物的萌芽,总是在悄悄地破土、生长。在农村,为了改变贫困的现状,已有村集体尝试“亦农亦工”生产模式,学着办起了工厂,有预制厂、翻砂厂、砖厂等。头脑稍微活络点儿的村干部,都想有自己的村办企业。杨起营村在尝试了几个项目之后,经高人指点,最终选择了纺织行业。这位高人,便是从村里走出去,在新乡市乡镇企业管理局工作的杨世昌主任。
杨世昌是个见过大世面的人,身在外却常常牵挂乡亲们的温饱。基于长远考虑,杨起营村时任党支部书记杨子山找到杨世昌,探讨杨起营村的发展规划。根据当地普遍种植棉花的特点,以及群众的生活需求,最终决定开办纺纱厂。
1975年的春天,在许多人的眼里,与往年并没有什么区别。干瘪的肚子,感知不到这个季节的美好。但对于杨起营村来说,这个春天,则具有里程碑意义:筹建9个月,占地2.5亩,4台二手机器,2000支纱锭规模,34名职工,年生产加工棉纱30余吨的村办经济实体——杨起营村纺纱厂正式建成投产。
自此,村子里除了牲畜家禽的叫声,又增加了机器的轰鸣声。这种声音,是“田园交响乐”里最美的旋律,它寄托了几代农民的梦想与希望。
吴照俊是村纺纱厂第一代女工,也是当年派往新乡中原纱厂学习的6名“种子选手”之一。聊起当年的“农转非”经历,现在已经80岁仍精神矍铄的吴照俊老人顿时打开了话匣子。
当年,村民吴照俊、李再梅等被派到新乡中原纱厂学习。学成归来后,带领30多名工人迅速投入生产。平时叽叽喳喳的一群农妇,帽子一戴,围裙一束,往机器前一站,顿时有了纺织女工的模样。一群拿惯了镰刀锄把的人,自此开动起机器,也开启了披星戴月三班倒的工人生活。一双双粗糙的大手,操作着同样粗糙的二手机器,生产出一团团最原始的粗纱。
说是当工人,其实还是农民待遇,因为大集体时收入按工分计算。一名女工一天按满分计16个工分,一名男工一天按满分计20个工分。唯一的区别,就是工人每月有3元钱的补助。“就这都可知足,比在地里干活儿强多了,日晒不着雨淋不着,一个月还有3元钱的工资......”说起当时的情景,吴照俊老人仍是满满的自豪感。
当年办“村企”,其意义不单是提升了本村村民的物质生活,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妇女解放运动”——周边村庄的村民,可以拿着棉花到纺纱厂兑换棉纱,回家后直接进行织布的下一道工序,省去了其间最繁琐的“纺花”环节。自此,乡村的夜晚,再也听不到那嘤嘤嗡嗡的纺车声。
当然,也是由于“村企”,从物质层面上来说,杨起营村要优于周边村庄。最前沿的物质享受,本村村民总是最先尝试。连小伙子找对象,都比别的村庄优势大些。
其实,“村企”的意义远不止这些,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农民除了土地以外的另一种启蒙、一种觉醒、一种观念上的引领,也是农民自信心的直接提升......
这一切,都被杨俊资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当年,购买机器时,他与老支书曾远赴哈尔滨,历时半个多月,几经辗转才将4台二手机器运回来。那年,他20多岁,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青年。
让他没想到的是,20年后,已走出村庄多年的他,又回到村庄,接任村党支部书记,接手已气若游丝的“村企”。
接力奋进
1992年前后,可谓中国的大变革时代。计划经济体制的终结,市场经济体制的开启,不管是从决策者层面,还是广大民众的层面,都是思想观念上一个质的转变。
思想的解放,带动了生产力的解放。这一时期的乡镇企业,像在云层中憋闷得太久的太阳,一旦冲出云层,便光芒四射,活力无限;又像长时间在隧洞中行驶的列车,驰出隧洞,便一声嘶鸣,奋力疾驰......
乡镇企业,终于迎来了真正的春天。此时的繁荣景象,用两个成语比喻最为形象:雨后春笋,茁壮成长。但对于中国纺织行业来说,辉煌的时代则已经远去,大萧条时代正在到来。
杨起营村纺纱厂,如果说十几年前还有一定优势的话,如今优势尽失。新兴办的企业,已很少有人选择纺织行业。曾经让村民们引以为傲的纺纱厂,此时犹如经济大潮中的一朵浪花,早已被裹挟得不见了踪迹。
1995年3月,杨俊资告别供销社,回村接任村党支部书记,组建起新的村领导班子。
杨俊资可谓临危受命,在此之前,他在吴村镇供销社工作。那段经历,让本就具有经济头脑的杨俊资,锻炼得比常人更有见识、能力和眼界。也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在面对杨起营村纺纱厂“生存还是死亡”的抉择时刻,吴村镇党委找他谈话,让他回村担当重任。
从供销社回到村庄,从“商场”转岗“农场”,再看看破败不堪的纺纱厂,杨俊资开始失眠了。纺纱厂,一切还是20年前的模样,唯有女工们发生了变化,由大姐、大嫂变成了大妈。
如果说当年纺纱厂那隆隆的机器声曾让杨俊资骄傲的话(当年他参与了设备的采买),今天听来,却有一种酸楚的感觉,如英雄迟暮,落寞而悲凉。乡亲们的信任、上级党委的期望、共产党员的责任,像一块石头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身上。但某一时刻,又让他产生了一种澎拜、昂扬、扬鞭策马任驰骋的巨大力量。
1997年,也就是村新领导班子组建两年后,杨起营村的发展蓝图正式绘就。其间,所有班子成员都成了调研员,历经两年的走访、考察、摸排,综合多种信息,最终制订出了一份发展规划蓝图。
杨俊资认为,在保证农业稳定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才是杨起营村的当务之急。虽然目前纺织行业处于低谷期,也不能就此放弃老一辈置办的这份家业。这个行业,他们有基础、有经验、有技术、有人工,依托这一行业发展比较现实。所以,改造扩建纺纱厂,是实现蓝图的第一步。
与其说改造,不如说是另起炉灶。搬新址,建新厂,招新人,购置新设备,生产高端产品。规模嘛,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5倍,一下子增加到1万支纱锭。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村民大会上,他的蓝图刚抖搂开,便引起了轩然大波,迎来一片反对声。
在杨起营村,村民就是工人,工人也是村民,几乎家家都有人在纺纱厂上班。所以,厂里凡有重大决定,必须征得大多数村民——也就是工人们的同意。
此次工人反对的不是纺纱厂的扩建改造,这一项没有不同意见。他们反对的是企业性质的改变,由原来的集体企业性质改为股份制——每名职工筹1万元股金入股,成为原始股东,到年底按股分红。
“啥是股东?股东就是叫俺往外掏钱。”
“以前俺是在这儿挣钱往家里拿,当了股东,倒让俺从家往厂里拿钱,谁愿意当这破股东。”
“我才21岁,还没‘过’亲,如果入了股,把我的钱弄飞了算谁的?”
村民们七嘴八舌,大多持反对意见。
改制会遇到阻力,这一点杨俊资也有预判,毕竟“股份”二字,对农民来说还是个“生僻词”。即使城市中的国有企业,改制也是在探索、试验、循序渐进中进行。大型企业改制尚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何况在农村,有点阻力也正常。
杨俊资原来是想,企业改为股份制,一能增加工人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能增加工人的收入,除了工资收入,年底还有分红,这也是杨俊资执意改制的底气所在。让他始料未及的是,改制的阻力会这么大,一连数天,工作都无法往前进行。
一天傍晚,他一个人来到村东的河边,想找个清静的地方,想想怎样用自己智慧的大脑,去解开那团乱麻,打通那个关卡。
春天的田野,有一种让人沉醉的气息。碧绿的麦田,清澈的河水,绚丽的晚霞,欢快的归鸟,以及如丝绸般的晚风......这就是故乡故土啊,让人有种天然的亲近感。一时间,曾离村20年的他竟有一种温热的东西涌遍全身。
关于企业改制,他有了主意。
这时,村里的大喇叭忽然响了起来,竟呼喊着他的名字:“杨俊资,听到广播后赶紧回家,你的老母亲让你赶紧回家,听到广播后赶紧回家......”声音显得很着急。到家后他才知道,有人见他一直在河边转悠,便告诉了他的家人。因改制的事情看他一直闹心,母亲与妻子怕他一时想不开去做“傻”事。杨俊资听后哭笑不得,心想就这点儿事至于吗?乡亲们只是对改制一时不理解,说不定日后还要感谢他哩。
第二天一大早,杨俊资便召开村“两委”紧急会议,两项内容:一是党员、干部带头,每人1万元股金当日交齐;二是从厂里挤出30万元资金作为股金配额,根据工人工龄长短,作为股金分配到其名下。1万元的缺口部分自己补齐,拒不入股的,自动离岗。
工人们猛一听也很高兴,无端地自己名下一下子多了好几千元钱。可接下来又不高兴了:不但这几千元钱看不见、摸不着,合着从家里又哄出了几千元钱。
“这一招儿真损,一般脑袋想不出来。”这话对杨俊资来说,好像是在夸他,又好像是在骂他。
也有人吵嚷着:“我不入股,把属于我的份额发给我吧。”杨俊资心想,如果这样操作,自己不白在河边转悠了。
这一招儿果然管用,工龄最长的,获得了7000元的配额,工龄短的,配额也有2000元或3000元。两天时间,除了几名“有个性”的村民外,其余的都成了“原始股东”。
不过几天后,这几名村民又一个个地来找杨俊资。杨俊资看着他们,笑着说:“想通了?想通了去找会计交钱,交过钱后上班去。”这里面,就有那个21岁还没“过”亲的小伙子。
1997年10月,对杨起营村来说,是又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一个占地30亩,拥有24台机器和130名职工,规模1万支纱锭,年产棉纱2500吨,实现工业产值5000余万元的现代化纺织厂建成投产,这便是中州棉纺有限公司,也就是大众口中知名的中州棉纺厂,内部人叫“一车间”。
当新工厂的第一缕棉纱抽出来的时候,杨俊资不知道是欣慰还是感伤。一个台阶跨了22年,时间确实有点长。好在之后他们加快了步伐,两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二车间、三车间、四车间,2万锭、3万锭、5万锭,目前已达到10万锭。
纺织行业里的10万锭是什么概念呢?你就这么理解吧,它相当于3个当年的“郑州国棉三厂”。其间,先后又诞生了“华宇”“鑫汇”两家纺织公司,3家企业皆为股份制。目前,3家企业总规模已达到22万锭。
农业为基
吴村镇位于辉县市西南部,是该市平原地带最大的乡镇。相较于其他拥有矿石、旅游等资源的毗邻乡镇,农业依然是吴村镇的支柱产业。全镇人口7.6万余人,土地面积10余万亩,均为高效农田。吴村镇一度被誉为辉县市的“西部粮仓”。杨起营村,就是这10余万亩良田里的一方田、“西部粮仓”里的一囤粮。
杨起营村村委会办公大楼的迎面墙上,有句口号十分醒目:农业为基,工业富村。这个口号,既是村“两委”的工作宗旨,也是他们的行动指南。
新班子1995年3月接任,当年收秋后便开始兴修水利。打井、修渠、架线,开始了施政后的第一单大工程。工程规划将村北的新河水截流,再修一条通向村南的灌溉渠。由于村里地势北高南低,渠水可实现自流浇灌。
经过一冬一春的施工,一条长达2500余米的水渠完工。接下来,又将年久失修而塌陷的新河堤岸进行加固,全部进行了硬化。与此同时,十几眼新打的机井也均匀地分布在农田里,使村南的1600亩土地得到灌溉。
此后几年,村“两委”更是逐年加大了对农田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打井、修路,使农田管理更具规范化、科学化。
多年前,河南省农科院计划在豫北一带筹建几处“良种繁育基地”。获知这一信息后,杨俊资第一时间跑去争取。经过他的多次游说,并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到村里考察,最终争取到了这一项目,杨起营村成了河南省农科院第一批“良种繁育基地”。单这一项,每亩地就能增收200多元。
2010年前后,对农村来说,是继1982年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的又一次变革,土地流转模式尝试几年后,进入了一个快速推进阶段。土地流转有其广泛的意义:一是农民收入增加;二是通过集约化管理,更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三是吸引企业进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但是,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慢慢地,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几年来,不断有“流转的土地违规挪作他用”“流转农田被搁置成荒地”的报道。2021年,国家农业部也才正式出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
慎重起见,在厘清国家政策、主体资质、契约及法律等与土地流转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后,2022年9月,在村“两委”的协调和监管下,杨起营村首次成功流转出1200亩土地,2023年9月又流转出1300亩。这样,全村已有三分之二的土地被流转出去。流转前每亩收入800元至900元,流转后每亩收入1400元。今年麦收前,投资100余万元的农田喷灌设备也安装完毕,自此,杨起营村的农田管理正式开启智能化模式。
土地流转出去后,杨俊资却又多了另一桩心事。去年,纺纱厂设备升级,智能化统领了所有工序。设备升级,工人减半,这闲下来的几百号人的安置问题成了他的心病。虽说能外出打零工,但也都到了一定年纪,不太适合长期外出打工。他考虑,能否将流转出去的土地到期再收回来一部分,由村委会代管,聘请一些农业专家,调整种植结构,选择经济作物,再进行农产品开发。这样,从工厂闲下来的职工——本来也是农民,就能得到合理安置,收入也不会低。
让农民回归土地,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何况是一种全新形式的回归呢。工业富民
名称:中州棉纺有限公司,生产规模:10万锭,年产值:6亿元,法人:杨世恒;
名称:华宇纺织有限公司,生产规模:7.5万锭,年产值:4亿元,法人:刘国新;
名称:鑫汇纺织有限公司,生产规模:4.5万锭,年产值:2.5亿元,法人:崔保国。
3家加起来,生产规模超22万锭,年产值12亿元。可能有人弄不清楚纺织行业里“锭”的概念,但对于12亿元的年产值,大家应该都懂。如果单看以上这些资料,你能判断出这是“村企”的阵仗吗?还真是,这就是辉县市吴村镇杨起营村的企业方阵。
杨起营村企业方阵对国家的贡献被写在了纸上,对家乡的贡献刻在百姓心里。物质文明推动了精神文明,也为杨起营村挣来大量荣誉。
但是,一家“村企”能坚守半个世纪,其背后能没有故事吗?
杨世恒,中州棉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州公司)董事长,是目前3家企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在杨世恒的口中,商场如战场,一点儿都不夸张,他经历的一些事情,有的比故事还像故事。
1995年,村里新的领导班子上任,杨俊资任村党支部书记,杨世恒任村委会主任,同时兼任正在筹建的中州公司董事长。“农业为基,工业富村”,新的村“两委”一上任便按既定方针展开工作。1997年10月,中州公司一车间建成投产,自此,杨世恒踏上近30年的“纺织之路”。
其实,在1997年前后,中国纺织行业已进入萧条时代。当年,也就是上世纪60年代,郑州,在一万亩土地上,以一年一个厂的速度,一口气建起5个大型棉纺织厂。5个厂的利税占郑州同期财政收入的一半,郑州也因此成为“全国六大纺织基地”之一。
同一时期,新乡中原纱厂、卫辉市华新纱厂均是气势如虹、风光无限。
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或是市场原因,或是企业体制改革步伐滞后,郑州乃至整个纺织业都在亏损。往日热闹非凡的郑州棉纺路,此时成为“下岗一条街”。中原纱厂、华新纱厂也难逃“宿命”,相继谢幕。
如此大背景下,杨起营村仍然坚持选择纺织行业,不能说没有冒险的成分。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这句话,已根植在新一届村“两委”的心中。
于是,在守业的基础上,他们也开始了创业。
杨起营村的“一代厂”是捡人家的二手机器,“二代厂”又何尝不是呢?新机器首先供应国营大厂,“村企”即使有钱也买不到新机器。中州公司投产1万锭规模,需要20多台机器,但即使是财大气粗的国营大厂,也不可能一下子更新这么多台机器。所以,一听说哪个厂家有旧机器淘汰下来,杨世恒总是第一时间跑过去。那段时间,他跑遍了全国各地,这家3台那家5台,多方拼凑,才算置齐1万锭纺纱所需的24台机器。
中州公司自1997年投产一车间后,2000年,用3年的积累投建二车间,上了条1万锭生产线。2003年,又用3年的积累投资建设了三车间,上了条3万锭生产线。这时,工厂的工人总数已经超过700人。
13年后,也就是2016年,中州公司又投资建设四车间,规模是前3个车间的总和,一条5万锭生产线。杨世恒说,5万锭的规模终于可以享受国家的调拨配额了。
那么,在同样的市场困境中,中州公司是怎样实现“逆生长”的呢?杨世恒说,没什么秘诀,也就是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是村“两委”执行力强,能第一时间抓商机。比如,一旦发现商机,不管早晚,随时召开会议。会上,大家就此事进行商议,可行,立即执行,不行,就此否决。很多时候,他们发现“商机”已经运作了多日,其他企业还在研究其可行性。
二是给产品钉上永久“质保卡”。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经商的人都知道,但真正能做到时刻“保命”的企业并不多。按他们“村企”的级别,不到一定规模,很难享受到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但不管从什么渠道,哪怕高出市场价许多,他们也坚持选用新疆优质棉,几十年来一直如此。
三是及时更新先进设备,紧贴最先进技术。杨世恒说,先进的技术设备是产品质量的保障。市场竞争,说到底就是质量的竞争。他们的客户都知道,中州公司的设备都是最高端的。
杨世恒介绍,近3年来,企业先后投资9000多万元,对车间设备进行了技术革新和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就我们这些设备的先进性,目前来说,别说乡镇级,就是省市级同行,也没几家能赶上我们”。目前,中州公司的产品遍布全国各地,尤其是该企业的“精梳”系列产品,在我国南方市场已占据比较大的市场份额。
的确如此。参观该公司的整个生产流程,都是机器自己在那儿干活,哪根纱线断了,机器主动无痕迹续接。纱线上有微小瑕疵,机器都能立即分辨出来并剔除掉。刚进车间,是一团团的棉坯。快出车间时,已经是打包好的成品纱线,顺着传送带自然码齐。宽敞的车间里几乎见不到工人,偶尔见到一两个工人,也是开着迷你小电车在车间里巡视,整座工厂完全实现了智能化管理。
“时代发展太快了,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与棉纱打了半辈子交道的杨世恒,目前正在学习期货知识。原来,最近一两年,随着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大量资本开始涌入纺织市场。资本扼住了源头,将棉花囤积起来搞期货。
“期货这东西,学些皮毛根本就不管用,有时真的是靠运气!”杨世恒说,有两件事对他的触动很大,虽说不属于期货范畴,但跟期货的运作也差别不大。几年前,厂里采购的一批原棉被运送至一个货场。他们去取货时,发现货场大门被一群人围堵。原来,货场牵扯进一起交通事故,据说是事故受害方前来讨要说法,致使所有车辆都无法出入。
货场大门被围堵近一个星期,等原棉取回来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就在他们等待的这几天,棉价大涨,也就是说,误工的几天啥也没干,企业就净赚了几百万元。
另一件事情发生在2021年的“7·21”洪涝灾害期间。当时,洪水涌入车间,机器被浸泡,工厂停产。洪水致使部分机器及物资损毁,损失达800多万元。一周后,清理过的车间重新投入生产。此时,奇迹再次发生,原棉价格再次暴涨,将停工期间需要消耗的原棉按最新价格计算,企业竟意外“赚”了3000多万元。
这两件事情并没有给杨世恒带来欢喜,相反,倒是有些胆战心惊。这是原棉价格涨了,如果是跌了呢?让人不敢想象......
杨起营村的企业方阵是杨起营村最坚实的经济体。3家企业就在一条街上,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同门兄弟。艰难时互帮互助,顺畅时比翼齐飞。用工高峰时,三家企业共安置2300多名工人。要知道,整个杨起营村也才只有2700多人。
杨起营村不但吸收外来村民进厂务工,还协助周边几个村庄建起各自的纺织厂。目前,以杨起营村为中心,加上周边几个村庄,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纺织企业“集群”。中州公司是这个“集群”的定海神针。信念如磐
太行山革命老区,有着强大的红色基因,也传承着一种精神,这便是“太行精神”。正是有“太行精神”的映照与引领,杨俊资他们这些共产党人的革命信念才能如此坚定。
1997年,杨起营村建成投产中州公司一车间,3年后建成了二车间,又用了3年建成三车间。这看似顺风顺水的背后,却也波澜横生,其矛盾点在于,企业挣了钱,是分进股东的腰包,还是投到厂里继续发展。因为几乎每个工人都是股东,人人都有发言权,一些“短视”的人总想着小富即安,不考虑全体村民的长远利益。
关键时刻,村“两委”力排众议,决定继续扩大生产,这才相继有了三车间、四车间。
这期间,与吴村镇毗邻的一些乡镇,有的利用山水景观、绿色生态及红色文化等资源,纷纷开发起旅游项目,并建起山居民宿。有的乡镇则因地制宜,搞起特色种植和特色养殖。再看当时的全国纺织市场,依然是一种气血不足的样子。因此,不少人都动过“转业”的念头。
杨起营村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不好高骛远,不盲目行事。所以,村“两委”再次否定了“转业”提议,坚持走纺织之路。做精这道菜,下好这盘棋,持续发展,做大做强,才是最科学的选择。杨俊资认为,当领导,觉悟和眼光要高于一般群众,不然要你干啥?
最难抉择的一次,是在2016年。
2016年前后,正是我国房地产业如日中天的时候。这一阶段,各建筑工地热火朝天,售楼部门前人群拥挤......总之,给人的感觉就是,地产业挣钱跟拾钱一样,看得其他行业的人眼红心跳,按捺不住,纷纷下水。
毫无意外,这种热潮也传导到太行山下这个小村庄,在既是村民也是股东中引发热议。在别人眼里,杨起营村具备超强的经济实力,所以,不断有人前来游说合作投资地产事宜,其中不乏一些大财团。不单是外界喧嚣,村里一些干部也产生了动摇,认为杨起营村不能一辈子就扯住纺织这一根线,干大事就不能太胆小。当然,大家都是基于村里的发展考虑。巨大的地产蛋糕也的确诱人,谁看了不眼馋呢?
关键时候,村“两委”领导果断否决,再一次浇灭了很多人要“转业”的念想:杨起营村目前还没有这样的经济实力,也不具备这方面的经营能力。冒险不是勇敢,务实才是正道。
实践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明智的、理性的、正确的。
杨起营村有87名党员,87名党员犹如87块基石,87块基石叠在一起,为群众筑起一道牢固的安保线。一个团结的班子,毫无疑问会是一支优秀的队伍。在为人民谋幸福的路上,他们目标明确,步伐坚定,信念如磐,能量无限。杨起营村党支部,就是一支这样的队伍。
杨起营村得到过很多荣誉,其中两项荣誉是对该村工作总的概括和肯定。一项是由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颁发的2004年度“全省‘五个好’村党支部”,另一项是由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2007年度“河南省文明村镇”。杨俊资说,其实,最高的荣誉是写在百姓心里的赞同和支持。
幸福家园
进入杨起营村,一条大道穿村而过。大道宽20多米,长2公里,双向4车道,宽敞,顺直,完全超出村道的标准。这条大道,便是杨起营村的“最强地标”——纺织大道。
纺织大道上,分别坐落着中州、华宇、鑫汇3家纺织企业。同时,这条大道还串连着村里的“老区”、“新区”与“特区”——中心大街、欧式一条街、锦绣苑社区。这条大道,不但记录了杨起营村的创业史,还见证了他的发展史。
翻看杨起营村历年的财政支出数据,真应了一句话:钱都扔在了地上。
部分数据显示:
修复灌溉渠花费约12万元;
村内14条道路路面硬化共计18公里,花费350万元;
南河河堤硬化治理、美化村民居住环境,花费63万元;
村内排水沟建设,花费18万元;
新修长1公里、宽14米的金穗大道,沥青路面,加上路两侧排水沟建设,共计花费228万元;
全村实施污水改造、厕所改造,花费352万元;
污水处理厂建设,花费106万元;
村委会办公楼建设,花费83万元;
天然气管道土建工程,花费28.5万元;
4.3公里沥青路面铺设,总投资352万
元;
建设文化广场、村卫生室、老年活动室等,花费52万元;
......
当然,还有不是地上的项目,比如打了90多眼机井,安装了200多盏路灯,全村2000多平方米的墙体美化等。
并且,道路、水渠、污水管道等基础设施,时间长了都会坏,坏了就得修。企业挣的钱都投到村里。“以工养农”“以工辅农”,在杨起营村被解读得淋漓尽致,被执行得完美无缺。
杨起营村分为3个居民区域:改造于1998年的中心大街;建造于2004年的欧式一条街;建造于2014年的锦绣苑社区。3个区域,从名字上就大概判断出其诞生的年代。
中心大街是村子的老区,20多年前的建筑,样式至今也不过时。一排房一道街,排列有序,整齐划一。
欧式一条街就是指横穿村庄南北的纺织大道,道路两侧是别致、美观的两层别墅,沿街一字排开,二楼居住,一楼可商可居。如今,一楼开有很多门店,已形成了繁华的商业一条街。
3个区域比较起来,年轻的锦绣苑则显得时尚、高端、有品质。锦绣苑位于村北,占地50亩,6层带电梯洋房,一共8栋,安置260家住户。住户本村村民居多,其余部分是附近企业的职工。
十多年前,央媒曾策划过一个“幸福是什么”的调查节目,记者随机对路人采访人们对幸福的定义。后来,人们常拿“你幸福吗”作善意调侃,一度成为网络热词。
其实,幸福,不一定要从嘴里说出来。走访杨起营村村民,从那些自然而舒展的笑容中就能看出来。
“每到重阳节,村里都会安排老年人聚餐,摆上30多桌,大家吃吃喝喝、说说笑笑,热闹得很。逢年过节,村里发一份“米面油”,3个工厂又各发一份,总共有4份!”第一代纺织女工吴照俊老人,顶着一头乌发——可能是染的,张着一口白牙——应该是假的,笑容像朵灿烂的菊花。“发的米啊油啊吃不完,根本吃不完!”老人家无意间还玩了一个“热梗”。她掰着手指头认真地数:村民每年都有医疗补助,老人还有养老金,年纪越大养老金越多,“我们是越老越值钱......”老人家十分幽默。
走访过程中,村民说得最多的是,在村干部眼里,有成色人和没成色人一样对待。杨俊资说,啥是有成色没成色,人人都得有活干,人人都得有饭吃。有些地方,企业富了,但村民依然贫穷,这样就没意义了。常言道:富生礼仪穷生奸巧。大家忙着挣钱,哪有时间去拌嘴动手惹是非,杨起营村已经几十年没有发生过打架斗殴的事了。“倒是有一次,不过,火还没着起来,自己就熄灭了。”杨俊资风趣地说。
这件事发生在几年前。一天,一位村民气呼呼地找到他,说邻居几次三番找他的事,“都憋好几年了,今天我非扇他不可!”杨俊资一听就笑了,村民跑来找他,无非就是想发泄一下情绪。杨俊资劝说一番,并答应回头找他邻居谈谈。没一会儿,消了气的村民就走了,其实,他也没真想去扇邻居巴掌。
行走在纺织大道上,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两排笔直的行道树下,几乎每个树坑里都有“菜系”在生长,有小葱、辣椒、芫荽等。有的村民还在废弃的浴缸里种出绿油油的油麦菜,大水缸里种茄子,大花盆里是西葫芦。更为夸张的是,一住户用编织袋装上土,种出的生菜竟也长势旺盛。
路的另一边,则增加了许多情调。一户人家门前,两棵高大的月季开得正盛。另一家的杏树,杏儿黄橙橙地已到了采摘期。核桃树、枇杷树,一丛修长的竹子,两棵高大的棕榈,还有一处五六米长的油菜,菜夹已泛黄......
杨俊资认为,乡村不比城市,花草树木有规矩,高低长短得一样。在农村,文明不文明,不在于老百姓门口种花还是种菜。有些时候,他们只是进行劝导,不会像有些地方那样,要求沿街必须种花草,种蔬菜就一律铲掉。
其实,这看似参差不齐的画面,在老百姓的眼里却是和谐而温馨。想象一个有趣的画面:饭时,炒菜锅里的油已热,屋里慌慌张张跑出一主妇,从树坑里——这可是名贵的桂花树啊——薅几棵葱,又慌慌张张跑回去。顿时,一股炝锅的葱香扑面而来......
这就是幸福的人间烟火。平淡,安逸,舒展。
2005年,国家推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其核心内容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07年,也就是这个规划推出两年后,杨起营村便获得“河南省文明村镇”荣誉。之后,各种荣誉纷至沓来,持续至今。
初心永恒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这一届领导班子接任已将近30个年头。
30年间,时代的浪潮奔腾不息。大浪淘沙,起伏跌宕。多少事物逆流中蓬勃生长,又有多少事物激流里黯然出局。
30年前,杨俊资站在这片土地上,看到的是因缺乏灌溉而长得稀疏的麦子,亩产不足400公斤。如今,这里全都是“智能农田”,优质高效,丰产稳产;
30年前,杨起营村还是一个“原始村落”。如今,有居民区,有工业区,有商业街,有新型社区,朝气蓬勃,宛如一个迷你小镇;
30年前,村里只有一家2000锭规模的小纺纱厂。如今,拥有3家纺织企业,22万锭规模,年产值逾12亿元,利税超千万元,已成为村里的企业集群。
30年来,这个团结的班子敢于拼搏、乐于奉献,不畏艰难、苦干实干,以小我之微光,成就大村之梦想;以忘我之精神,构建强村之理想,他们没有辜负手中这个“接力棒”......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如今,这个领导班子还酝酿着一个更大的梦想——为吴村镇打造一个纺织小镇,或者叫“纺织园区”。这个梦想,在杨俊资的心里已经构建了将近10年。
杨俊资心目中的纺织小镇,其架构是:以纺织企业为引领,带动物流、商贸、加工、超市、服务、个体等行业的发展,出台地方优惠政策,吸引外来企业入驻,吸引外来资金投资,进而带动更多的地方产业,打造一个以纺织业为龙头的“经济开发区”。
关于建设纺织小镇的可行性,杨俊资他们曾开展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并请专家进行了严密的论证:
一、有坚实的基础。数十年来,在杨起营村纺织企业的带动下,吴村镇的纺纱企业已达到8家,生产规模已达到55万锭,并有着稳固的供销渠道。单这一项,已经为纺织小镇竖起核心、奠定基础。
二、有国家政策扶持。后疫情时代,我国经济正慢慢复苏,国家也一再强化民企地位,不停地出台对民企的扶持政策,有人整装待发,有人跃跃欲试。此时,选择将全镇的零星企业进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应该是一个好的时机。另外,宝山电厂就在吴村镇境内。近水楼台,企业用电、供热应该有保障。
三、有雄厚的资金作支撑。目前阶段,金融界对民企的支持力度也大为提高。拿中州公司来说,经营上并不迫切需要资金,但银行仍不断地“输氧”,贷款到期不让还,还分分“劝说”继续贷。杨世恒也表示,南方几家客户都有到此投资的意向,此时上项目,资金不成问题。
四、安置更多的剩余劳动力。纺织小镇建设并不仅限于纺织行业,什么行业皆能入驻。吴村镇是农业大镇,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企业多了,工作岗位自然就多了。关键词是“小镇”,别的不敢说,拉动服务业是必然的。
五、吸引优秀人才来此创业。杨俊资有一个想法,就是借助打造纺织小镇的时机,将村“两委”筹划已久的5万锭规模的中州公司“第五车间”建造起来,其管理、设备、技术等,皆是最高端配置,打造成纺织小镇上的一个品牌、一个标杆,吸引优秀人才来此就业创业,为乡村振兴输入新鲜血液......
有时候,杨俊资想着想着就会激动,但神情随之又会黯然。这或许真的只是梦想,因为所有这一切,统统受着“土地”的制约。由于某种原因,杨起营村已没有建设用地配额,所以,单靠他们这“一村之力”,很难实现建设纺织小镇的梦想。
着急的还有杨世恒。近一两年,我国经济开始慢慢恢复,虽然疫情期间企业也曾遭受损失,但相对于房地产、实体店来说,纺织行业运行还算平稳。看他们行事稳健,南方几家企业都有与之合作的意向,但他却不能给人家什么保证。眼瞅着一股股“外资”要流到他方,杨世恒曾一度焦急得嘴上起泡。
看其他乡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吴村镇,唯一的资源只有耕地。但农业发展得再好,也很难实现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这一个个既宏大又现实的目标。如果纺织小镇打造成功,几年工夫,吴村镇的经济就会上个台阶,一些指标就有可能与其他乡镇“比肩”。
杨俊资心里清楚,杨起营村的发展,不单是自身的努力与付出,更多的是时代发展的大潮簇拥着他们往前走,是祖国腾飞的步伐驱赶他们往前迈。辉县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多次深入企业调研,指导工作、解决困难。吴村镇历届领导也为杨起营村的企业发展出谋划策,争取项目,争取资金。杨俊资他们这代人,是从国家困难时期走过来的,是真心想为群众做点实实在在并力所能及的实事。
对于杨俊资来说,不管纺织小镇能不能实现,他都不会气馁,他还是会呼吁,还是要去争取。今年,他正好满40年党龄。40年来,在他的认知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得对得起信任他的乡亲,对得起党给予他那么多荣誉。他认为,“让百姓富裕”,就是最大的“党性”。
岁月催白了头发,摧弯了腰板,唯一没变的,是他的信念。
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他的信仰都不会改变,脚步都不会停歇,梦想都不会湮灭;
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在他的辞典里,永远是仰望星空,心系民众;信念坚定,初心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