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力加油站”原阳县绿色种养循环模式走出新路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本报讯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宗斌)一堆堆臭烘烘的牛粪经过预混、发酵、陈化、深加工后,竟然摇身一变成了庄稼生长需要的“香饽饽”——有机肥。目前,在原阳县福宁集镇、官厂镇、葛埠口乡,已有4.5万亩耕地用上了这种“营养餐”。这是该县开展绿色种养循环模式的有益探索。
“农作物秸秆无处去,畜禽粪污难处理,土地地力提升慢”,曾经,这是很多地区农田面临的普遍问题。
将农业废弃物规模化变废为宝,全面提升土壤地力,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在省、市有关部门的积极指导和帮助下,原阳县主动探索农业绿色种养循环模式,开创了政府、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多方联动的运行模式,在全省率先建设“地力加油站”。
“‘地力加油站’就是对玉米秸秆、畜禽粪污进行规模化处理,生产的固体有机肥低成本还田,生产的液态生物有机肥通过地力‘加油罐’,并入灌溉系统再次还田。”原阳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张宝光介绍,通过“秸秆就地取材、粪污就地处理、肥料就地还田”,实现了农业“种养双循环、钱粮双增收”。
原阳县正在推进中的生物质能循环利用“地力加油站”项目,由生物质天然气工厂、秸秆收储点、“地力加油站”三部分组成,通过规模化处理玉米秸秆、畜禽粪污,生产生物天然气、生物有机肥、食品级二氧化碳,实现农业生产的绿色种养循环。
竣工不久的阳阿乡韩庄村“地力加油站”已投入运转。“‘地力加油站’将周边村民的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尾菜落叶等就近收集,根据大田作物施肥的时间,选择就地腐熟发酵或运至工厂参与制气制肥。”必奥新能源科技(河南)公司总经理贠琪萌说。
以玉米秸秆为例,收获的玉米秸秆首先储存至“地力加油站”,再根据需要运至工厂制成天然气,剩余的秸秆渣制成有机肥。同时,制作天然气产生的水蒸气还可以为该县预制菜产业园区提供稳定的蒸汽热力,可谓一举多得。
“经过国家权威部门认定,这样制作的有机肥,氮、磷、钾等有机质含量较高,对农户来说,用肥成本也没有增加。”贠琪萌说,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减少了有机肥造粒包装和物流运输等环节,优化了企业生产成本,打造大田作物“能用得起的”高品质有机肥,创新“投融建运管”一体化可复制的“地力加油站”新模式。
据了解,该项目预计年处理玉米秸秆20万吨,为周边农户提供价格低廉的有机肥7.5万吨;年产生物天然气2090万立方米、食品级二氧化碳2.2万吨,有望实现原阳县畜禽粪污和玉米秸秆消纳全域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