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发力 向智图强
“起重机械之都”的长远之道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军旗文/图
1小时能做什么?长垣企业告诉你,38台起重机整机在这里下线,走向广阔的世界。
瞧,一个快速转手,机臂抓取筋板,稳稳地将其立在长长的钢板上,钢与铁衔接处,但闻焊声与火花的交响,不见稠密的工人。这是卫华集团“智”造的日常截面。
4月25日20时59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在火箭转运过程中,卫华集团为其提供了起重设备。10多个小时后,第九届中国·长垣国际起重装备博览交易会在黄河之滨开幕。
博览会期间,颇为引人瞩目的是,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授予长垣“起重机械之都”称号。
从“起重机械之乡”到“起重机械名城”,再到今天的“起重机械之都”,18年时光,长垣做对了什么?
市委书记李卫东指出,长垣作为新乡起重产业的主要承载地,已成为全国产业规模最大、集聚度最高、产业链最完善的起重机械制造基地和交易集散中心。这次被授予“起重机械之都”称号,必将进一步激励长垣加快打造世界级智能起重装备产业名城。
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已多次与长垣市共同举办国际起重装备博览交易会,在行业内被誉为“全国起重行业风向标展会”,累计参展企业已突破4000家。在该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景晓波看来,长垣历史悠久,地处多个城市群的中心,汇集了国内大批起重机械及关键零部件制造商和服务商,是国内起重运输机械设计、制造、配套和服务的最大生产基地。
“长垣停产,全国要断货”,这句玩笑话,道出了长垣起重设备在全国行业的分量。
看企业数量,目前,长垣拥有整机规模以上生产企业114家、配套生产企业1042家,年产门桥式起重整机、电动葫芦30万台,零部件170万台(套)。
论行业地位,长垣集聚了起重装备行业企业前两强,培育了起重行业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诞生了全国首套“起重机指数”,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产品远销海内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观经济贡献,长垣现有年产值超百亿元企业1家、超50亿元企业1家、超亿元企业27家,2023年,起重产业实现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275.45亿元。
本届展会收获颇丰,320多家国内外企业竞相参展,签约55个项目,总成交额82.77亿元。家门口的盛会,长垣起重企业各展所长。卫华集团携带重型空间机器人、重型板材搬运机等多款智能化搬运产品参展(如图),装载数字孪生、AI控制算法、人工智能、虚拟传感等新技术的新产品,成为一大亮点。
长垣成为“起重机械之乡”那一年,大方集团成立。多年来,无论是国内工程建设一线、大国重器发射现场,还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总是有大方集团的起重和钢结构设备。2023年,大方集团整体销售额达33.56亿元,起重机销量突破8万台,钢结构产能突破15万吨,综合实力稳居行业前三位。
巨人集团的体量并不算大,但它的系列智能化产品同样引人瞩目。该公司参展的新能源换电无人行车,在行业内实现率先研发投用,已进入3.0时代。巨人集团“90后”董事长韩钊蓬告诉记者,使用这套设备,新能源大货车换电的时候,司机只需轻轻扫码,三五分钟后便全过程全自动更换电池。
产品不断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人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长垣不沿海不靠边,至今仍未通行高铁,但长垣人却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开时代风气的胆魄。成就卫华集团成为全市百亿级企业的密码是什么?答案是人才。以李国强、丁海洋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高端人才扎根蒲城大地,在北京、上海、西安、郑州等地建立研发中心,为这个民营企业注入了新鲜活力和强大动力。
今天,长垣起重行业掌门人已基本完成“闯一代”到“创二代”的交棒与传承,从业人员高达8万多人。
“乘借着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发展机遇,40余年来,一代代、一茬茬长垣起重人沐风栉雨、砥砺前行,将薪火相传的君子文化、黄河文化、蒲商文化、革新文化发扬光大,流下了创业维艰的汗水,洗净了市场淬炼的铅华,迈过了转型升级的沟坎,经受了形势变迁的考验,最终迎来了行业发展的根壮叶茂、本固枝荣。”长垣市委书记范文卿如是评价。
新型工业化是强国之路,先进制造业是强国之基。长垣起重成为全市装备制造产业板块的重要“拼图”,长垣亦是我市乃至我省县域经济的“排头兵”。2023年,长垣蝉联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86.6亿元,排名全省县(市)第9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3.3亿元,居全省县(市)第5位。
站在“二次创业”新的发展起点,长垣起重的新目标则是:按照全产业链发展理念,奋力打造享誉世界的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何以想到,40年前,这片地下无矿产、地上无资源的黄河之滨小城,一群群年轻小伙儿从贩卖废铁、螺丝等边角料起家,拎着一杆焊枪维修“千斤顶”、小型起重机,而闯荡打拼出一个如此令人惊喜、让世界轻松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