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日前,新乡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新乡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将文件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先后印发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河南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年)》,对新形势下知识产权强国、强省建设进行了统筹部署。2024年1月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确定国家知识产权建设试点示范城市、强县建设试点示范县的通知》(国知发运字〔2024〕2号),我市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为我市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有效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加快打造“创新之乡”提供了有利契机。

  二、主要目标

《方案》提出,到2026年,初步建成知识产权创新活力强劲、运用成效显著、保护水平一流、管理服务高效的知识产权强市。具体目标如下:

  (一)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高效运行。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得到优化,执法队伍建设稳步加强;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有效运行,成员单位协同配合高效顺畅;知识产权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创建提供有力支撑。

  (二)知识产权创造实现量质齐升。全市专利、商标、地理标志产品(商标)等数量指标保持较快增长,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以上,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件以上,有效注册商标拥有量达到11万件以上,地理标志产品(商标)总数达到22件以上。

  (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显著增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衔接更加顺畅,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高效运行,权利人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赔偿低”的局面显著改善,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体系初步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居全省前列。

  (四)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全面提升。专利导航工作机制有效运转,实施一批区域类、产业类、企业类专利导航项目;培育一批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国家级、省级知识产权强企总数达到130家以上;知识产权运营体系高效运行,高校、科研院所专利运用转化效益显著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力争保持全省前列。

  (五)知识产权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业务进一步拓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网络高效运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能力显著提高。国家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高标准建成并投入运行,国家级、省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和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达到10家以上,完成专利导航项目不少于20项。

  三、重点任务

《方案》明确了六个方面、21项工作任务。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和政策保障,夯实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根基。以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优化知识产权职能配置,着力构建上下协同、保护有力、管理科学、服务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强化知识产权政策保障,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打造中部地区知识产权发展高地。

  二是实施知识产权量质双提升工程,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完善知识产权创造激励机制,加大对高价值知识产权和专利运用转化奖补力度;积极争取对新乡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当前预审服务产业进行调整和拓展;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发挥各自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组建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和知识产权联盟;实施商标品牌发展战略,指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加强商标注册和品牌培育;支持新乡特色农产品、传统手工艺品、传统老字号产品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坚决遏制非正常专利申请和恶意商标注册行为。

  三是实施知识产权协同保护能力提升工程,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重点查处假冒专利、商标侵权、侵犯著作权、地理标志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加强对高价值专利、地理标志、计算机软件、网络著作权、植物新品种、中医药及商业秘密等重点对象的知识产权保护;要推动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机制,完善知识产权线索通报、联合执法、案件协办、案件移送、定期会商等制度;要建立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大活动维权援助服务机制,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一站式”服务。

  四是实施知识产权高效运用转化工程,有效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专利导航创新发展工作机制,实施一批区域类、产业类、企业类专利导航项目;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鼓励新乡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市场导向的存量专利筛选评价、供需对接、推广应用、跟踪反馈机制,积极推动专利开放许可和技术合同登记认定,促进专利成果高效运用转化;实施地理标志惠农工程,利用各种新媒体线上线下抓好产品宣传、品牌推介和文化传播,不断提高地理标志品牌价值和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推动我市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与新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成长为附加值高、成长性好的专利密集型产业;引导企业贯彻知识产权管理相关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知识产权强企;实施知识产权金融惠企纾困工程,建立完善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白名单”制度,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专项行动,促进企业融资需求与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精准对接。

  五是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提升知识产权服务便利度和满意度。依托市知识产权维权保护中心,加快建设集知识产权申报注册、快速预审、快速确权、运用转化、维权援助、调解仲裁、分析评议、导航预警、人才培养、普及教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全链条”“一站式”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高标准建设国家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导下面向创新主体开展专利挖掘与布局、专利检索分析等多样化的知识产权培训和服务;引进和培育一批高水平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知识产权服务。

  六是推进知识产权人才和文化建设,夯实知识产权强市发展基础。鼓励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科研技术人员考取专利代理师和知识产权师;推动将知识产权课程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培训内容;加大中小学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工作力度,将知识产权纳入中小学普及教育工作范畴;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广泛开展知识产权“进企业、进单位、进社区、进学校、进网络”五进活动,普及知识产权知识,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刘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