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大机遇 奋楫逐浪高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精准把握“四期叠加”特点推动新乡高质量发展系列谈之三


□蔡慧敏

  机遇是发展的契机,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环境,战略机遇对于一个地方的发展更为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否在历史关键节点判断准、利用好战略机遇,将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产生全局性、长远性、决定性影响。在2024年1月召开的全市新型工业化、重点产业链培育暨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推进大会上,市委主要领导强调,我市正“处于战略机遇叠加、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窗口期”,全市上下要深刻认识到,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才是必然之选。

  释放战略机遇叠加效应 奋楫蓄势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着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等诸多困难和挑战。对于新乡而言,除了上述的外部压力、内部困难,还面临着新的挑战。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提出了到“十四五”末,要实现“两大跨越”的奋斗目标,目前综合实力已然实现了晋位升级的新跨越,但距离“十四五”末5000亿元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从近两年经济发展看,我市灾后重建、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物疫苗、医疗耗材等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但今后两年对GDP增长的有效支撑将越来越弱。

  新乡发展怎么办?其实综合起来看,有利条件仍然强于不利因素、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而这个信心和底气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不断放大的战略机遇叠加优势。

  国家、省重大战略叠加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劲动能。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原农谷建设、郑新一体化等一系列国家、省重大战略在我市交汇叠加,多重重大战略机遇既各有侧重、功能不同,又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在改革、开放、创新等方面都能形成引领带动和有力支撑,新乡已经迎来国家、省战略叠加红利释放期和收获期,抓好用好这些战略必将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进一步提升我市发展能级,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势的蓄积壮大。

  上级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势能。近两年来,国家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贸易、投资等政策的精准对接和协同发力,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降低实体企业成本、企业纾困解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特别是今年国家将发行专项债券3.9万亿元,发行超长期国债1万亿元,预计中央预算内资金规模超7000亿元。省级层面也出台了支持重点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全链式改造提升等举措。尤其是一年多来,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中原农谷建设,各类支持政策应出尽出、能出快出,已形成“1+1+1+2+N”的政策体系。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比如在科技成果转化转让等方面给予一系列政策支持,推动涉农科教资源向农谷集聚力度前所未有;在高层次人才“引育留用”方面拿出了一批务实举措,人才引育政策力度前所未有;在中原农谷种业基地建设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产业支持政策力度前所未有;在财政资金直接投入和信贷方面大力支持,“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在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方面强力支持,优先开放平台申建的倾斜力度前所未有等。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政策转化为行动”“如果在政策上左顾右盼,在工作上浅尝辄止,就会贻误时机”。要切实在思想上紧起来、行动上快起来,主动研究政策、吃透政策、把握政策,逐条逐项抓好落实,更好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成效。

  牢记“国之大者”建强“龙头工程”

在新乡重大战略机遇当中,有一块“金字招牌”分量极重,那就是建设中原农谷。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省委、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着眼现代化河南建设和乡村振兴全局,作出建设中原农谷的战略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多个场合不断强调,要“超常规建设中原农谷”,大力实施“五个一流”工程。

  建设中原农谷既是大势所趋,又是形势所迫,更是使命所在。

  建设中原农谷是文脉之赓续、国脉之根基。毛主席曾说过“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创造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长期领先世界。纵览历朝历代,农业兴旺、农民安居,则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农业凋敝、农民不稳,则国家分裂、社会动荡。重农固本早已融入我们国家和民族最深层的血脉当中。

  建设中原农谷是“国之大者”国家安全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保的是生命安全、生存安全,是极端重要的国家安全”“看看世界上真正强大的国家、没有软肋的国家,都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无农不稳,无粮则乱。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保障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比如,我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全口径粮食对外依存度达17.6%,棉花、糖料等对外依存度达30%左右,奶类对外依存度高达40%以上。我国粮食产出能力日趋减弱,粮食产出区域失调矛盾突出,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中,粮食净调出省区已经减少到5个。再比如,农业“芯片”种业面临“卡脖子”风险,我国种业呈现明显的“橄榄型”结构:仅位于顶部的水稻、小麦口粮种子自给率达100%;位于腰部的玉米、大豆、生猪、肉牛等很多品种需要进口,80%以上的蔬菜种子需要进口;尤其是位于底部的甜菜、洋葱、胡萝卜、卷心菜等种子种禽严重依赖进口。主要依靠国际市场来保障,既不现实,也不牢靠。如果在吃饭问题上被“卡脖子”,就会“一剑封喉”。

  建设中原农谷是新质生产力的优势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在农业现代化,必须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放眼全球农业现代化发展离不开科技现代化、服务现代化、产业链现代化。“要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中原农谷建设就是我们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顺风车”。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我国生物育种技术还处在杂交育种向分子育种技术升级的“2.0”至“3.0”阶段,与当前先进的“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的育种技术仍存在很大差距,建设中原农谷就是我们补短板、强弱项的“加速器”。

  建设中原农谷是“中原粮仓”“农业大市”的使命担当。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我省连续6年粮食总产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全国第二,小麦产量稳定在700亿斤以上、全国第一。我们常说,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都产自河南,并非虚言,建设中原农谷是“中原粮仓”的历史使命。同样,作为“农业大市”“粮食大市”,新乡是我国南北物种交叉种植和繁育的最佳试验场所,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历史上曾铸就了享誉国内外的农业辉煌,具有积淀深厚的农业底蕴;先后落地了多家“国字号”农业科研院,具有较为突出的创新优势。可以说,扛稳中原农谷这个“金字招牌”,建强这个“龙头工程”更是新乡必然、必需要完成的重大历史使命。

  过去,勤劳的中国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里滚太阳,却只能在瘠薄的土地上收获微薄的希望;现在,我们要在“一粒良种、一碗好粮”上下更大功夫、做更大文章。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当前,我市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在跨越发展的道路上、在弯道超车的赛道上,全市上下要积极融入国家、省战略机遇,抓住用好各级政策红利,奋楫逐浪,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乡实践的崭新篇章。

  (作者系新乡市委党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