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真公主及观东、观西两村名的来历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玉真公主为唐代武则天的孙女,睿宗的女儿,玄宗的胞妹。她仙逝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葬于获嘉县徐营镇东浮庄玉真观南约一公里的地方。玉真公主陵墓为东西走向,西高东低,高约6米,长50余米。
玉真公主出生后不久,其生母德妃就死了。宫中尔虞我诈的环境,使她产生了厌倦情绪,于是,在她十一二岁时就开始慕仙学道了。
玉真公主的影响力仅次于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在她二十岁的时候,就向父亲唐睿宗提出出宫做道士的想法。唐睿宗怕委屈了她而不同意。但玉真公主提出“为母亲祈福”的理由,唐睿宗只好应允了。
玉真公主系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出家为道士的皇室公主。
唐朝时,道教有着特殊的地位。因为唐朝皇帝自认为是老子的后裔,所以道教被立为皇家李氏的宗教,是国教。李氏的郡望在陇西成纪,是汉代飞将军李广的后代,然后传到后来西凉的开国皇帝李暠,他们是传承这一世系的。所以睿宗、玄宗等唐朝皇帝,在长安、洛阳等地修了很多道观,有些道观华丽异常,堪比皇宫。
由于玉真公主出身皇室,地位十分显赫,她经常向父皇推荐自己接触的名士,王维和李白都是她推荐上去的。此外,张说、高适、储光羲都跟她是文友,关系十分密切。
唐代道教例制十分严格,尽管唐朝皇室公主(唐朝女子无冠,当了道士就要戴冠,也就是说凡有冠女子必为道士)享有特权,可以加封赏赐,也可以还俗婚嫁等。但公主不同于常人,她们入道以后,为了表示修道志坚,多数不会婚嫁。据《唐会要》记载,玉真、金仙公主入道后均未还俗,终生未婚,可见公主慕道也并非是轻而易举之事。按照道教例制,共有24个品阶,玉真公主所授品阶最高,已经圆满。此时的她,在长安大内归真观被诏封为“上玄都大洞三景法师玉真长公主”。
玉真公主一次云游来到获嘉县时,看到此处千嶂叠翠,鸟语花香,南临黄河,北依太行,清王冢、妲己冢等73冢散布其间。于是,她断定此处乃修道宝地,遂上表请求在获嘉县敕建道观一座。玄宗恩允,以她的道号赐名“玉真观”,之后也因此产生了观东(东浮庄)、观西(西浮庄)两个以观为名的村庄。
玉真观分为前后两院,依中轴线而筑,前院为两进院落,次第为山门、大殿、楼阁与钟楼、鼓楼、角楼等,观舍计13座、20间;后院为三进院落,次第为翼门和前、中、后大殿及东西配殿等,观舍计15座、42间。
玉真观建成后,唐玄宗昭告天下,封玉真公主为玉阳真人,分封观地东到登屯,西到明月寺,南到邸阁,北到香山寺。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玉真公主请求削去公主名号,不再收受百姓租赋。
玄宗不允,经玉真公主再三请求,最终应允,遂削公主号,归还百姓田土。
玉真观经常布道施恩、救弱济贫,使得周围几十里村庄内的民众感恩涕零,念念不忘。
一日,玉真公主传道途经宣阳驿村时,见一龆龀(垂髫换齿的儿童)于人群中面白如玉,目黑如漆,言行稳重,心中甚奇,问之,方知他叫韩愈。得知其父乃已故秘书郎韩仲卿,其兄为已故韶州刺史韩会时百感交集。因为他们均是受牵连遭贬,以致韩愈从小尝尽人间酸苦,现今从寡嫂归原籍葬兄暂居此处。
谈及诗文,韩愈对答如流,见解独特。玉真公主又见他家徒四壁,不禁流下泪水,遂留下银两助其学业。从此,玉真公主常常来看望韩愈,韩愈也经常赴观里向玉真公主求取学问。他们亲热得如同母子,韩愈在玉真公主的悉心教导下,学业突飞猛进。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作乱。至德三年(公元758年)九月,朝廷命郭子仪、李光弼等讨伐安庆绪(安禄山之子),玉真公主随军出征建立功勋,凯旋后回到道观。
孰料未过几载,玉真公主忽然患了重病,不久竟归天而去。韩愈甚为悲伤,并为她写了撕心裂肺的祭文。
先前,玄宗原想让她死后葬于长安,可玉真公主舍不得她的学生韩愈,何况此处地蕴丰泽,滋生祥贵,确系自己理想的归寂之所,遂上表敕建陵幕一座。玄宗允之,赐名玉真公主陵。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郭子仪大军回归,经玉真观附近时,惊闻玉真公主已经仙逝升天,将士颇为悲痛。郭子仪号令大军祭拜三日。将士们感念玉真公主两军阵前有救命功德,就自发到公主墓前祭拜。看到墓小隐在草中,将士们就用袍襟兜土,加封玉真公主墓,使陵墓骤然变得高大壮观起来。
随后,玉真公主陵墓香烟不断,特别是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日玉真公主诞辰日,前来上香的人更是成群结队。玉真公主陵墓上端红布条密密麻麻系满了棵棵树冠,远远望去,俨然一片跳动着的烈焰。
遗憾的是,陵墓前的石碑后来被武陟县杨村的人用来做成房屋的基石了。据说,石碑的碑文系唐代著名书法家所书。⑦
(王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