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奋力走在乡村振兴最前列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翟坡镇东大阳堤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陈来胜

  2008年5月,我回村任村党支部书记,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带领东大阳堤村党员干部群众,不断探索乡村治理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改善人居环境,推进乡风文明,终于把昔日穷、乱、散的东大阳堤村,转变成富裕民主文明的新农村,奋力走在乡村振兴的最前列,取得了一些成绩。东大阳堤村先后获得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河南省“五星”支部、河南省文明村等多项荣誉称号。县委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向我学习的活动后,我内心十分激动,以最大决心、更优异成绩报答党和群众的关爱。

 一、这关键,那关键,建强支部最关键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我任村党支部书记之前,村“两委”班子一盘散沙,长期以来没有健全的“两委”班子,党员不学习、不活动、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群众当中存在的各种难题也是无人解决,这就导致群众穷、村子乱。我上任后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从抓党建、带队伍这个关键上做起。一是强化教育。我首先带头学习党的理论和大政方针政策,每当党中央新的指示精神下达后,就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干部学习,统一村“两委”干部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持“三会一课”,运用专题党课、小院课堂等形式,不断提高党员理论素养。二是带好队伍。我认为,只有把村上3支队伍建设好,党的领导才能坚强有力。这就是村干部队伍、党员队伍和村民代表队伍。我们要求大家做到,“能说会干有思路,吃亏担当无私心,公正为民办实事”,逐步在群众中形成“有困难找党员、要服务找干部”的共识,树立了党员干部的威信。三是建立机制。无规矩不成方圆。为改变以前村“两委”工作随意的状态,我开始从立规矩、建机制做起,坚持月末例会,做到民主决策,群众问题早发现早解决。落实“党员+村民代表”双联户、党员服务群众积分、干部百分制考核等机制,激发党员干部积极性,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这道理,那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

 我上任后,针对东大阳堤村集体资产长期被无理占用,村集体负债累累,村上群众守着金饭碗要饭的状况,痛下决心坚决改变落后面貌,想尽办法谋发展,带领群众发家致富。一是清产核资。我顶着巨大压力,面对恐吓电话威胁、散布谣言辱骂、砸坏汽车报复等,始终没有退缩,带领党员干部坚决清理历史旧账,明确产权归属,并深挖自身资源。2010年,激活村集体“沉睡”资产,收回“特权”资产,整合利用坑地、荒地277亩,盘活废旧、闲置厂房3.4万余平方米,为增加集体收入打下基础。二是招商引企。为了充分利用我村的发展优势,我多方奔走,用真情打动投资商,用优质的营商环境服务投资商,先后引进共威机械、宏达振动、百川锁业、亿卓振动、农村淘宝、宏丰停车设备、旭日科技等大小13家企业在我村落地生根。这些企业为村内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我村群众实现充分就业,2022年村集体收入达到300多万元。三是抓高质量发展。我和党员干部超前谋划,不断完善产业体系,健全要素保障,聚力全链条产业振兴。先后谋划投资15亿元的“康养+医养”“乡村振兴人才培训”“村庄绿色环保改造”、红色文化旅游街廊、车棚改造等“十大项目”,从而搭建起了“一街四区两平台”(红色一条街;传统产业区,康养医养区,生态宜居区,农旅文化区;数字乡村平台、电商销售平台),推动东大阳堤村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三、这问题,那问题,群众至上没问题

 我当上村党支部书记后,看到东大阳堤村群众生活存在许多难题:住房难,台阶不统一,几年就得翻盖,贫困户家房屋简陋,存在隐患;饮水难,群众长期吃不上干净的水;行路难,村里道路干旱天是“扬灰路”,下雨天是“水泥路”......群众苦不堪言,外村姑娘不愿意嫁到村上来。为改变现状,我带领“两委”干部心贴心地服务群众,一件一件地为群众办实事。2008年上任之初,正值收麦时节,为了彻底改变无人组织收割机而错失时机,造成“九成收,一成丢”,丰产不丰收的状况,我自掏腰包,拿出5万元为村民统一收麦。第一次面对村“两委”换届,群众打吃水井的呼声很大,但也有人说马上换届了,说不定打井也是给别人做嫁衣裳。我说:“我回来不是为了当官的,是来为村民办实事的。即便群众选不上我,我也要把井打好。”经过多方筹资70多万元,打了一口180多米深的水井,全村400户群众通了自来水。新的“两委”班子上任后,开始着手解决群众“住房难”问题:“千思万虑谋划建新村方案、千言万语一户一户做通群众工作、千方百计争取上级支持、千辛万苦解决新村建设中的各种难题。”从2010年到2014年,建成了总面积13万多平方米,120户独院住宅、6幢11层小高层,完善了水电、天然气、暖气等设施,建成了一个高低有序、错落有致、功能齐全的花园式新村,东大阳堤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2022年投资600余万元进行村内道路整治提升,将水灾破坏的水泥路面建成柏油路面,对道路两旁绿化进行升级改造,并打造许多“小公园”“小景观”“小游园”,修筑了4面文化墙,还对村内灯光、音响进行改造升级。现在我们村内柏油路面干干净净,橡胶步道弹力十足,绿树繁茂枝叶成荫,党建游园步步为景。同时,东大阳堤村建有医疗室、自助银行、超市、幼儿园等,全村通信网络覆盖率100%,自来水普及率100%,清洁能源普及率100%,主干道和公共场所亮化100%,群众生活幸福指数大幅度提升。

 四、这根本,那根本,抓实文化是根本

 过去村上经常发生打架闹事、婚丧大操大办、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为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总结出“发展靠群众,群众靠发动,发动靠活动,活动靠文化”的一套理念,探索出月月有文化主题活动的机制。同时,还组建了大鼓队、军鼓队、腰鼓队、广场舞队、夕阳红舞队、合唱团等9支文艺队伍,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一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家风家训中,传承中华家庭美德。2015年实行了殡葬改革,建立红白理事大厅,制定理事章程,形成厚养薄葬的新风尚。2016年起,每年举办两届孝道文化大餐,把孝道文化融入到千家万户。每年“二月二”启动“星级文明户认领”“好婆婆,好媳妇”“五美家庭”评比活动,“九月九”进行表彰。这些活动改变了陈规陋习,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种活动,润物无声以文化育人。坚持每月都有一个活动主题:一月迎新春联欢,二月篮球赛,三月敬老感恩,四月生态保护,五月防灾减灾,六月关爱下一代,七月庆祝党的生日,八月普法宣传,九月星级文明家庭评比,十月庆祝国庆,十一月弘扬好家风,十二月诚信建设。三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志愿服务中,播撒和谐友善的种子。我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200余名志愿服务者,我们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构建了一张范围大、反应快、效果好的防控网。在各项中心工作中,志愿者踊跃参加服务活动,从而把和谐友善的种子播撒到了群众中。五、这管用,那管用,健全机制最管用

 东大阳堤村过去是远近闻名的乱村,村干部陷入派系矛盾、群众动不动上访告状。我上任后,虚心向老先进典型学习,积极探索乡村治理的有效路径。在实践中抓自治、法治、德治、数治“四治”融合,探索出“建强一个堡垒,抓好三支队伍,健全五个机制”的乡村治理“一三五”工作机制。“一”即建强一个堡垒:强有力的党支部。我们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建成党建文化长廊、红色学习长廊,建立数字乡村治理“智慧党建”平台,细化党员考评管理制度,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组织力。“三”即建设三支队伍:村干部队伍、党员队伍和村民代表队伍。创新“六字法”开展工作,紧紧围绕“访、定、选、联、帮、建”6方面。“访”是去群众中访出问题、访出矛盾、访出意见;“定”是针对解决访出的问题、矛盾、意见,定方案、定责任、定目标;“选”是选人去执行定出的方案目标;“联”是党支部联系“两委”干部,“两委”干部联系党员、村民代表,党员、村民代表联系群众;“帮”是党员要帮助解决访出的问题、矛盾、困难;“建”是建强“两委”班子、建设美好家园。这6个字即工作的6个环节,环环相扣,精准研判,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矛盾和意见。“五”即健全五个机制:民主决策机制、综合治理机制、为民服务机制、文化建设机制、有效监督机制。村党支部紧紧依靠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志愿者,建立乡村治理网格化责任管理体系,全员、全面、全域将五个机制做细做实。党支部书记为网格长,负责按照上级要求,合理部署,将本村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村干部负责村集体日常工作落实,信息收集和分类整理以及宣传工作;党员负责向群众正确宣传村党支部的目标举措,帮助群众解决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困难;村民代表负责所包农户的信息收集,代表村民提出意见建议;志愿者按村“两委”要求完成指定的单项任务。村级网格化管理,以科学的管理,通畅的渠道,规范的制度,明确职能,责任到人,发挥及时发现问题、快速解决问题的优势,形成了多元一体、联动高效、全面发展的良性循环治理体系。

  成绩属于过去,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带领全体党员干部群众,继续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中走在前,让乡村振兴的成效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