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工程管理的智能化发展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唐杰

  信息化时代下,网络逐渐渗透于民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工程管理作为精确度较高的行业,同样需要依托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实现转型发展。工程管理具有较强的精密性、精确性,只有各环节都准确无误,才能保障工程顺利完成,一旦某一环节出现人工难以识别的误差,就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现象,造成难以预估的安全事故或资源损失。早在2014年,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建部等八部委已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走智能、低碳、绿色、集约道路,明确提出智能化建设对城市管理与服务转型的重要性。2020年7月,住建部等十三门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表明要以智能化、数字化为驱动力,将智能制造融入工程建设各个环节,提升工程项目整体效益、安全、质量与品质。在各项政策指导下,推动工程管理智能化发展,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工程管理人力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全方位监管工程管理全过程,有效降低工程项目风险性,助力工程管理实现转型升级。

  明确工程智能化管理发展目标

信息化时代下,智能化技术已逐渐渗透于工程管理体系中,但并未充分融入工程管理全过程。基于此,项目工程管理者需要从工程现状着手,明确工程智能化管理方向与目标,有效降低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人工成本,为社会提供更加便捷、安全、舒适的服务。而在工程智能化管理过程中,负责人一旦发现智能化技术并未完全应用于工程管理体系中,便需要联合专业技术人员逐层分析排查工程管理与智能化技术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采取有效解决策略,将其整合成数据报告上传至工程管理数据库,便于之后再次遇到相同问题时能够及时调取解决方案。具体而言,明确工程智能化管理目标与方向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工程项目管理者或负责人可基于企业现行系统对项目展开初期规划,通过对比先进企业应用的智能化系统明确二者存在的差距,在此基础上,由专业技术人员对企业现行工程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和升级,从而提升工程管理精确度。另一方面,为高效推进工程管理智能化发展,必须将工程管理相关责任落实到位,倘若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在智能系统辅助下能够迅速定位到涉事责任人或部门,并根据事故严重性对负责人及相关部门进行追责,以提升工程管理质量。例如,华天动力与OA系统工程管理平台协作,针对工程管理流程问题,配置专业、统一的智能化流程管控系统,将工程各环节责权落实到各个部门,显著提升了工程管理的合理性与规范性。

  完善工程智能化管理制度体系

企业的高质量与长期稳定发展依赖企业内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为便于人员管理,企业通常具有专业的内部职工管理系统,以约束职工日常行为态度。对于建设工程项目而言,要想确保工程能够在计划周期内保质保量完成,必须借助智能技术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传统工程管理模式难以有效管理每个参与项目的职员或工人,制度缺陷较为明显,工程进度与质量得不到保障,不仅会增加工程施工成本,而且可能影响工程安全性。现阶段,随着智能化技术在各领域的普及应用,建筑工程管理逐步与智能技术融合,使得管理制度体系达到全新高度,可以实现对工程与相关职员的精细化管理,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在充分彰显职员对工程项目价值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工程施工安全性。工程智能化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涉及施工准备、进行和完成多方面内容,管理制度需要涵盖工程相关所有工作的义务、责任、违规事项、处理办法等内容,确保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有章可循。其一,制度体系的智能化编写,构建智能化制度模型,依托数字化管理平台,管理者可直接将文本化制度输入系统,经平台自动转化为标准的结构化条款,且制度体系的风控、专业术语、流程等均可直接从要素池中U型安泽,实现工程管理要素的协同共享。其二,制度在企业内部公布后,可以根据平台提供的模型让员工依据职责自动抽取与之相关的内容,高效对接实际执行系统,确保工程管理要求能够一一落实。其三,根据平台生成的制度体系框架可对制度编写权限进行授权,如工程负责人可以根据系统生产的模型优化、删减或增加相应制度,职员则拥有在线查看或下载制度的权限,以此加强对涉密文件的有效管控。其四,企业制度文件录入智能化工程管理系统后,系统会将各项制度归类,自动分析制度之间的矛盾、模糊现象,为制定者提供有效参考,便于工程管理制度体系的进一步优化。

加强工程智能化管理人员素质培训管理者作为工程智能化管理的重要主体,其技术、态度等综合素质直接关系着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率。对此,企业应加强对工程智能化管理负责人的专业培训,以增强其信息素养、管理能力等,为智能化管理体系的推进提供保障。其一,企业可根据工程管理实际需求为负责人提供专业的进修或管理机会,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养。与此同时,企业应根据智能化管理需求、行业发展趋势定期组织员工开展学习会、交流会等,为工程管理参与者提供交流互动的机会,充分发挥其在管理岗位上的重要价值。其二,针对工程管理相关专业教学,高校应根据工程管理发展趋势,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帮助学生进入工程一线深入了解各岗位具体工作与实际要求,便于日后能够根据工程类别开展针对性管理。其三,智能化管理工程规模相对庞大,具体施工过程需要多项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予以支撑,这对工程管理团队的管理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企业可采取定期培训的形式,引导工作人员树立智能化工作意识,准确掌握传统管理模式与智能化管理模式的内在联系,结合智能化管理特点,将传统工作经验与习惯融入智能化管理工作体系中,切实提升智能化管理效率。

  搭建工程智能化协同管理平台

基于智能化技术搭建工程协同管理平台,能够有效解决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孤岛、效率低下等问题,实现工程数据信息共享,提升工程管理的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其一,智能化协同管理平台可对参与工程的全部职员进行分级管理。建筑工程项目所涉及的人员与主体较为复杂,且工人流动性较强。因此,企业应依托智能化协同管理平台对相关人员进行分组、分层管理,将相关人员的个人签名、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岗位信息等录入管理系统。在智能化协同管理平台辅助下,工程项目管理者能够更加轻松、高效地完成人员管理工作,而且管理层与一线工作人员、职员之间也可针对工程进展展开及时沟通。其二,智能化协同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对工程相关资料的高效管理。工程实施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数据资料,包括电子文件、纸质文件等,与工程各主体权责、物料等具有密切联系,一旦损坏或遗失可能对工程造成无法预估的损失。而智能化协同管理平台可对数据资料进行标准化管理,将其统一存储至云端,根据文件相关主体、归属、功能等进行分类、授权管理,便于各主体查阅,显著提升文件管理的安全性、完整性。其三,智能化协同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对工程复杂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企业可根据项目流程特点与参与主体,结合平台存储的流程管理模型设计全面可行的流程审批模板,包括工程施工方、业主、监督管理方的流程审批。与此同时,针对不同审批流程需求,平台可自动设置不同的流程关系人、归档路径、编辑权限等,有效提升流程管理质量和效率,避免人工审核中的人为错误。

  实施智能化工程现场监督管理

  企业并非稳步发展的独立个体,而是由各具优势的人才组成的不断创新的群体,只有依托良好的管理体系,才能充分发挥群体优势,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帮助企业实现长期性、稳定性发展。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现场范围较大、工人变动频繁、施工周期略长,使得工程管理人员难以全面掌握施工现场状况,缺乏对基层工人的有效管理,无形中会降低工人工作积极性,拖慢工程整体进度,增加工程施工成本,影响工程收益。而基于智能化技术提升施工现场监督管理水平是确保工程项目在计划周期内高质量完成的重要举措。智能化工程现场监督管理体系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对施工现场实施远程监督管理,帮助工程负责人详细、清晰地掌握现场工人的劳动态度、工作成果等,使其在工作时段充分发挥自身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实施智能化工程现场监督管理的目的并非限制一线工人的自由,而是督促工人始终保持积极工作的动力。例如,华天动力OA系统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视频动态监控,工程负责人和企业管理者可通过系统生成的项目地图直观了解工程进度、工程节点、具体人员安排等内容,便于其他部门合理配置资源。该系统实现了施工现场地图的三级穿透:第一级主要展示工程全局;第二级以列表形式展示项目不同节点的详细信息,负责人可以通过地图直接查看项目各部分进展情况,而且列表与施工现场监控对接,能够直观展示施工现场实时动态;第三级主要帮助工程负责人和企业管理者全面掌握工程不同流程的详细信息,以更加严格、高效地把控工程项目节点。

  信息化时代下,智能化技术在工程管理转型升级中的应用已成为主要发展趋势。为提升工程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水平,企业需要将智能化技术充分融入工程管理全过程,以提升工程管理的智能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与此同时,工程管理相关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智能化工程管理平台或技术的学习,基于工程内容和需求完善智能化管理制度,并不断优化和完善工程管理方法,加大企业对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监督管理,保障各项工程项目能够在计划周期内高质量完成。

  (作者系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