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绿色设计 建设精品工程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新乡市首个中国电力中小型优质工程建设侧记
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代表电力行业最高工程质量水平,每年评审一次,由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负责组织实施。获奖工程是设计优秀、管理科学、质量上乘、技术领先、节能环保、工艺精湛的工程项目,综合指标达到国内同期、同类先进水平。
6月1日,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公布2023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评审名单,由新乡华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原阳浪沙220千伏线路工程荣获2023年度中国电力中小型优质工程,成为新乡市首个中国电力中小型优质工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乡华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乡华源电力集团”)是河南省唯一一家承担勘察设计和施工总承包任务而获奖的单位,也是全部69项获奖工程中以线路工程荣获该荣誉的3家单位之一。
抓设计“龙头”突出绿色环保
新乡华源电力集团认真落实国家关于绿色、和谐、科技建设的各项部署,在设计之初就确定了“绿色电网、和谐建设”的总体建设理念。
在路径选择时,结合规划意见,采用无人机技术对全长23.6千米的工程全部航拍高清地图,精准每一基杆塔定位,制订合理路径方案,最大限度降低投资成本。
在导线选择时,选取大截面的2×JL3/G1A-630/45钢芯高导电率节能铝绞线,提高线路输送容量,降低线路损耗,使输电线路电阻损耗平均降低约5%。
在地线选择时,选取24芯OPGW-120光缆,全铝包钢的结构设计,既有效满足通信需求,同时提高了地线防雷能力。
在杆塔选择时,高标准选用《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220千伏送电线路分册》中2F3、2F4模块塔型,通过使用高强钢,不仅使塔材重量有效减轻了8%,而且将工程整体造价节省了6%。
在基础选择时,结合地质条件,合理选择基础型式,减小基础尺寸,降低工程投资。其中,直线塔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柱基础;转角塔采用灌注桩基础,根据塔位地质水文情况,为了节约材料、节能环保,通过差异化设计,优化桩长及桩径,避免大面积开挖;采用节能金具,有效控制金具串的起晕电压,较少能耗,提高线路运行年限。
一系列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在工程建设中得到有效应用,最大限度降低了对自然景观和环境的影响,最大限度减少了水土流失、植被破坏、能源损耗及环境污染,实现了节地、节材和节能降耗目标,使得该工程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经过专家评定,该工程荣获2022年度河南省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
抓精准管控注重安全高效
新乡华源电力集团通过目标管理、精心策划、样板引路、过程管控等多种手段,加强对工程建设全流程作业管控,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了新乡地区电网结构,显著提高了新乡电网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
怎样更快推动项目落地?针对项目总投资6000余万元、建设周期长的特点,新乡华源电力集团整合资源,加强专业工作联动,在勘察设计阶段即组织施工团队参与,共同开展前期现场勘察,提前沟通施工中路径通道、交叉跨越、占地赔偿等问题,确保项目立项和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具体施工过程中,建立项目管理“三个一”管理模式,每周一个生产会、每周一个工程进度反馈表、每月一次考核,紧盯关键环节、关键流程、关键时间节点,及时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堵点,抓好全流程管控。
怎样协调解决“三跨”难题?该工程需要跨越107国道、郑济高铁、京广高铁、晋新高速等核心交通通道,协调部门多、涉及利益群体多。新乡华源电力集团在工程建设中使用八旋翼无人机进行导线放线,能够轻松飞跃树林、湖泊等复杂地形,向地面准确空投导引绳,顺利完成跨越任务,在减少劳动强度和施工难度的同时,切实保障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怎样保证项目建设安全?新乡华源电力集团加强计划管控,坚持“无计划不作业”,从源头抓好安全管控,杜绝现场失管失控行为。加强参建队伍管理,实施人员准入制度,进入作业现场人员必须通过公司统一组织的安全培训和考试,非准入不得进入现场。加强实物ID管理应用,购置激光镭雕机,制作包含工器具主要参数、检验报告等信息的二维码,雕刻在工器具本体醒目位置,让工作人员及时全面掌握工器具状况,确保无隐患工器具应用到作业现场。综合运用“现场+远程”手段,通过领导班子带队每天深入现场检查,以及建立安全管控分中心,采用移动布控球、单兵固定摄像头等设备,实现质量全过程可视、可控。
“电”亮牧野,“灯”耀万家。新乡华源电力集团作为新乡地区电力工程建设领域资质最高、实力雄厚、业绩突出的集团化企业,将持续深耕牧野、服务牧野,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