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所守护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回家”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郭书武通讯员黄琳

  6月4日,沐浴着清晨第一缕阳光,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舱精准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落点,3名航天员全部安全出舱。这是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后,在东风着陆场实施的首次载人着陆回收任务。

  我国空间站在距离地球约400公里的轨道上运行,神舟飞船从距离地球如此之远的地方精准降落到预定地点,难度堪比是“万里中10环”。准确、及时发现航天器,保障航天员安全、健康返回,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才能圆满完成。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22研究所(以下简称22所)再次担负起这一艰巨的任务,以科技力量守护太空英雄平安回家。

  为确保万无一失,22所载人航天搜救回收技术团队跟随着陆场系统进行了多次搜救试验演练,并不断改进完善技术手段。从神舟一号到现在,22所凭借“千里眼”一路护航。虽然定向装备都已进入常态化运转,但面对国家重大项目,22所不敢有丝毫懈怠,始终严阵以待。

  4日凌晨,当神舟十五号飞船开始返回时,22所团队成员都在焦急地注视着、等待着,直到听到“雄鹰报告发现243信号”的口令,大家才稍微松了一口气。这个口令的发出,说明定向仪指示准确,捕获到了信标,返回舱冲破“黑障”、顺利打开了降落伞,正在按照正常程序返回。返回舱经过“黑障”的时候,一切通信都会中断,这对于航天员的心理和生理都是极大的考验。冲破“黑障”,再次恢复通信,打开降落伞,定向仪设备第一时间捕获到返回舱发出的呼叫信标。随后,伴随着“243信号跟踪正常”的口令,定向仪犹如茫茫黑夜中的一双“慧眼”,始终“紧盯”返回舱,引导搜索力量迅速向落点靠拢。返回舱平安着陆,搜救力量及时到达,着陆场系统又一次做到了“舱落机临”,22所技术团队成员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

  22所自主研制的定向仪产品,能装备在运输机、直升机、搜索车辆、救助船舶等多个搜索平台上,能够即时接收返回舱发出的“呼叫”信号,锁定返回舱的准确位置,堪称“千里眼”,进而引导空中搜索分队、地面搜索分队第一时间从不同方向发现、抵达返回舱。

  在本次任务中装备的“直升机前舱搜索引导系统”,是空中搜索平台的“大脑”。它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落点预报数据精准同步,使搜索直升机上的搜救力量对上千公里之外的返回舱运行轨迹“了如指掌”,为搜索任务争取了宝贵的“提前量”,这对航天员的人身安全是极大的保障。

  22所团队还研制了装备于着陆场系统的航天员通话电台,它是返回舱出“黑障”,特别是其在低空飞行时和着陆后,舱内航天员与地面搜救力量话音联络的“保底”手段。此次回收任务在凌晨实施,现场需要应对的情况复杂,保证舱内航天员与地面搜救人员通信畅通极为关键。返回舱打开主减速伞后不久,航天员通话电台便顺利接过测控通信系统递来的“接力棒”,空中搜救分队成功收到舱内航天员话音,第一时间获得舱内航天员的身体状况。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五号,22所全程参与搜救回收,创造了多项纪录。目前,22所自主研发的设备已经演进到第三代,核心指标全面领先,已经建成了一张针对着陆返回舱的陆、海、空、天一体,近、中、远程结合的立体化搜救引导网络,走出了一条具有我国自主特色的航天器着陆回收技术创新发展之路,为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遨游苍穹贡献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