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种类及防治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新乡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刘平洋

  马上炎热的夏季就要来临了,每年夏季因为中暑的病人众多,中暑成了急诊科夏季的常见病、多发病。最常见的是体弱多病的老人,因为自身因素在炎炎夏日仍然是门窗紧闭,不开空调,室内温度、湿度极高,很容易出现中暑。再者是室外高温工作的工人,不及时补充淡盐水,出现的中暑。所以我们再次普及下中暑,尤其是重症热射病。

  中暑与3个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高温、高湿、无风环境。

中暑分类:

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降温,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轻症中暑除上述症状外,体温往往在38°C以上,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平躺解衣,降温,补充水和盐分,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重症中暑

  热痉挛是一种短暂、间歇发作的肌肉痉挛,可能与钠盐丢失相关。热痉挛常发生于初次进入高温环境工作,或运动量过大时,大量出汗且仅补水者。救治原则: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平卧,补充盐水或饮用电解质溶液可迅速缓解热痉挛症状。轻症者可口服补液盐,脱水者应静脉输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并做好积极转运准备。

  热衰竭

  临床表现:多汗、疲劳、乏力、眩晕、头痛、判断力下降、恶心和呕吐,有时可表现出肌肉痉挛、体位性眩晕和晕厥。体温升高,无明显神经系统损伤表现。热衰竭如得不到及时诊治,可发展为热射病。故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热射病

  热射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高热、无汗、昏迷。有效治疗的关键点一是迅速降低核心温度,二是血液净化,三是防治DIC。

  具体救治措施为:“九早一禁”,即早降温、早扩容、早血液净化、早镇静、早气管插管、早纠正凝血功能紊乱、早抗感染、早肠内营养、早免疫调理,在凝血功能紊乱期禁止手术。快速有效降温是治疗的首要措施。

  现场降温:①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将患者平卧并去除全身衣物;②用凉水喷洒或用湿毛巾擦拭全身;③扇风,加快蒸发、对流散热;④持续监测体温。后送途中降温:①打开救护车内空调或开窗;②用凉水擦拭全身;③输液。持续监测体温。病房内降温:①室温调节在20°C~24°C;②快速静脉输液;③降温毯;④冰块置于散热较快的区域(双侧颈部、腹股沟和腋下);⑤用4°C生理盐水200ml~500ml进行胃灌洗或(和)直肠灌肠;⑥血液净化;⑦联合使用冬眠合剂等;⑧有条件可用血管内降温仪或将患者浸入冷水浴中(水温为15°C~2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