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降沉疴风湿病 且聚精锐“捣黄龙”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记跻身省级重点学科的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学科


□刘萍张楠李炳李振根文/图

  风湿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简称,在临床上一般分为10大类100多种疾病,比较常见的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银屑病、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硬皮病、系统性血管炎、肌炎、皮肌炎等。

  市中心医院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科的宗旨,就是要对凶险、难缠的风湿类疾病标本兼治,对紊乱的免疫系统予以纠正和治疗,以使患者缓解痛苦、减轻症状,延缓病情发展,保护关节和脏器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全力以赴延长重症患者的生存期。

——题记

  市中心医院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科(以下简称风湿免疫学科)成立于2011年,是该院最年轻的学科之一,也是80后担任主力的团队,却通过业务“撑杆跳”,对标国内外风湿免疫疾病一流诊疗水平,掌握了医治疑难风湿病的技术,享誉省内同行,并于去年年底跻身省级重点学科。

  为了使更多读者了解这支“撑杆跳”团队,我们专程来到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学科,采访了风湿免疫学科带头人、风湿免疫科主任范文强,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吴洁、护士长许振丹。

结盟权威医联体 配有四个实验室

  采访中,我们发现和了解到,风湿免疫学科是一个秀外慧中的学科,其走廊文化养眼、实用、温馨、暖心,医务工作者意气风发,多项诊疗服务、科研工作开展得风生水起。

  风湿免疫学科由两部分组成,市中心医院内科大楼15楼是该学科的风湿免疫科,负责医疗业务和患者的慢病管理;16楼是市科技局授牌的4个市级重点实验室。这4个实验室都挂靠在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学科,对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业务和科研提供技术支持。

  风湿免疫学科医疗服务和重点实验室业务相得益彰,比翼高飞,其影响力早已闻名遐迩。

  在15楼风湿免疫科,我们看到,护士站后面东侧墙上悬挂着十几块匾牌,其中大部分是中国风湿病医联体联盟颁发的。这些匾牌显示,该学科早已经是中国风湿病医联体联盟认可的学科,是规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诊治达标单位。

  一块块匾牌,凝结着该学科医务工作者的心血;一块块匾牌,与众多患者送来的答谢锦旗交相辉映。锦旗多到无处悬挂,该学科挑选出27面,拍摄成5寸照片,在护士站后面西侧的墙上设立了锦旗墙。

  锦旗红光闪耀,学科充满青春活力;锦旗辉映初心,学科人才济济踔厉奋进。

  风湿免疫学科设开放床位40张。学科人员中,有博士6人、硕士11人,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职称9人,硕士生导师3人。

  专业人才撑起一片天,专业理疗设备很高端。风湿免疫学科设有理疗中心,配备价值百万元以上的理疗设备,常规开展超声波、冲击波、空气波、中药熏蒸、三氧治疗等治疗项目。

  专业成就突出,业内普遍青睐。风湿免疫学科不仅在省、市多个与风湿病专业有关的专业委员会有地位,而且是北京大学风湿免疫医师联盟常务理事单位、中国风湿免疫病医联体联盟理事单位,获批新乡市痛风科普基地、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中心、亚太痛风联盟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管理中心。

  采访接近尾声时,范文强、吴洁带我们登上市中心医院内科楼16楼,参观了4个市级重点实验室。

  每一个实验室里,都有穿着白大褂的专业人员在忙碌,一台台专业实验设备占据了各实验室的大部分空间,有两台一人多高的冰箱显示屏显示,冰箱内的温度为零下80度。

  范文强向我们介绍,这4个实验室拥有高灵敏化学发光成像系统、全自动PCR、流式细胞仪、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等一大批实验设备,大都是国内外一流的实验设备。

  我们向范文强询问了几台外貌很有个性的“小个头”“大个头”实验设备的单价,得到的回答不是几十万元,就是一二百万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市中心医院为风湿免疫学科批量配上重器,助推了该学科的展翅翱翔。急病急治救人命 慢病建档久跟踪

  今年早春二月,春阳添暖,春意渐生,但我市市民C先生却感觉自己的心一天比一天凉。此前,他带着刚20岁出头患重病的儿子小C,辗转大城市的几家大医院求医,但连真正的病因都没有查出来。眼看着原来生龙活虎的儿子一天比一天蔫儿,他抱着最后赌一把的想法,来到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学科。

  范文强和吴洁带领专家组对小C开展紧急会诊,并有针对性提取小C的一组生物样本,送实验室加班加点检测。最终,他们诊断小C的疾病为坏死性淋巴结炎,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引发了噬血综合征。

  查清病因,治疗刻不容缓,小C逐步康复如初。C先生为此哽咽着对范文强、吴洁说,你们废寝忘食救活了我的儿子,就是救活了我们全家啊!

  噬血综合征是临床危重症,病死率非常高。如果小C再晚来市中心医院几天,后果不堪设想。

  范文强、吴洁希望我们通过小C这个病例提醒患者,风湿免疫疾病只有到正规医院早诊早治,才能迎来阳光和希望,有些风湿病还能治愈。

  风湿免疫学科主要从事干细胞免疫治疗及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多发性肌炎、大动脉炎、痛风等风湿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工作。尽管去年受到新冠疫情的严重干扰,风湿免疫学科年门诊量仍然达到26373人,年收治患者1338人。

  风湿免疫学科不仅尽职尽责诊治门诊和住院患者,而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针对风湿病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不容易控制的特点,将数千名院内外患者纳入风湿免疫学科的慢病管理档案,为每一位患者量身订制治疗方案,使大多数患者回归了正常生活。

  被纳入红斑狼疮慢病档案的患者坚持规范用药后,绝大多数远离了死亡。截至今年年初,其中的50位患者治疗效果持续向好,在风湿免疫学科医师指导下,逐步停用了激素,而且病情都没有反弹。

  Z姑娘患红斑狼疮后,长期吃激素类药物,导致身体胖得像个“发面馍”,男朋友为此与之分手。后来,Z姑娘被纳入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学科慢病管理,接受了4年的规范治疗,逐步停用了激素类药物,身材和容貌恢复了姣好,重新交上了男朋友,走进婚姻殿堂,并在今年五一之后在市中心医院产科顺产一子。

  今年2月3日,吴洁应邀到新加坡参加一个国际风湿病药品研讨会时,介绍了我市50名红斑狼疮患者逐步停用激素类药物的经验,引起了不少学者的惊讶,有人称赞“不可思议”。

学而不倦视野宽 科技进步硕果香

  风湿免疫学科积极开展慢病管理,仁医仁心感动社会;积极追求科技进步,科技硕果飘香。

  风湿免疫学科不仅加入了河南省首批互联网医院,而且在省内率先开展“互联网+慢病”管理模式,建立贯穿疾病全过程的健康档案,成功开展互联网模式下免疫性疾病精细化长程管理工作,两次因此获评省级医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由于风湿免疫学科对慢病管理持之以恒,数据详实,成效卓著,被吸收为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首批联盟单位。

  风湿免疫学科对科技进步工作情有独钟,多次派出医护人员到北京协和医院、北大人民医院等进修学习,在第二十二次全国风湿病学年会等十几次全国性风湿免疫学术会议上学习交流,介绍经验,受益匪浅。

  风湿免疫学科不仅积极吸收消化应用国内风湿免疫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而且每个月都要挑选国际上有价值的论文,翻译成中文,打印成册,免费分发给本学科和合作医院的医护工作者,供他们参考学习,组织他们分享学习心得,“充电”收效颇丰。

  风湿免疫学科医护人员先后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136余篇(其中SCI57篇)、核心期刊54篇。目前,该学科承担国家级项目1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省卫健委和省教育厅项目10项;出版学术专著7部,获发明专利7项;获省部级奖5项、其他科研奖8项。

中心医院成就我 我借“神力”战病魔

  范文强常说,市中心医院对他有知遇之恩,成就了风湿免疫学科的发展,他永远铭记在心,时时提醒自己牢记初心使命,带领学科全体医务工作者踔厉奋进。

  2008年,范文强作为北大人民医院风湿免疫专业研究生毕业,到市中心医院参加工作,因为属于当时的稀缺人才,被破格重用。2009年,他被任命为副主任,负责风湿免疫学科的组建,并主持风湿免疫学科的工作;2011年,风湿免疫学科正式挂牌成立后,他又被任命为科室主任。

  给职务,还给权利,范文强提出的设备添置、人员培训、高配医护人员、对外业务交流、发展规划等要求,院方全部予以满足。

  范文强告诉我们,市中心医院“患者至上”的理念,高度重视学科发展的传统,得到了一届届领导班子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使每一位医务工作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释放,其德艺双馨风采构成了吸引患者的强大气场。

  热爱市中心医院,共情于受到风湿病折磨的患者,范文强有针对性地为风湿免疫学科制定了愿景,确立了使命。愿景是让风湿患者过上正常生活,使命是让风湿患者享受最好的医疗服务。

  从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专业进修学习归来的吴洁,比范文强小3岁,分配到风湿免疫学科晚了一步,但与范文强有相同的感触。

  两人心往一处想,共同擘画学科发展蓝图,联袂带领该学科医务工作者,在风湿免疫学科发展方面实现了“撑杆跳”,而且是借助“神力”的“撑杆跳”。

  ——借助新科研成果“神力”,借助实验室的“神力”,实现诊疗技术的“撑杆跳”。针对风湿病方面的疑难危重症疾病,该学科积极引进、吸收、消化最新科技成果,将关节超声、针刀镜、微循环检测、血浆置换、干细胞治疗等近乎“天花板”的先进诊疗技术,运用得风生水起。

  ——借助北大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的“神力”,实现特殊病例诊治的“撑杆跳”。范文强、吴洁分别与自己的导师、国内著名风湿免疫学科专家栗占国教授、王立教授长期保持热线联系;风湿免疫学科还加入了北京协和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确保了该学科的诊疗水平长期稳定对标国家级风湿免疫医院的诊疗水平。

  ——借助市中心医院包容的“神力”,风湿免疫学科定期到各县(市、区)人民医院指导,实现了市中心医院与各县(市、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患者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撑杆跳”。

  结束采访后,21名医护人员在风湿免疫学科文化走廊上的“团队风采”版块写下令人感动的格言,被我们用手机拍摄下来。许振丹的格言是:燕帽顶在头上,誓言记在心底,心酸藏在心里,微笑挂在脸上。吴洁的格言是:医以济世,术贵乎精。范文强的格言是:给学科以生命,而不是仅仅给科室以年龄。

  为践行“给学科以生命”的格言,范文强带领风湿免疫学科,在市中心医院的坚强领导下,继续拒绝工作上的平庸,抖擞“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的精神,向着直捣风湿病“黄龙”的目标阔步奋进。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