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全文复制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题记
思念远方
发布时间: 信息来源:
①
②
□董传军编者按
新乡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董传军的报告文学《思念远方》,以饱含深情的笔触,生动再现了卫国戍边一等功臣肖思远烈士短暂而光荣的一生,以及在他的英勇事迹感召下他的弟弟肖荣基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家乡作家写家乡英雄,读来令人倍感动容。该文在《解放军报》“长征”副刊整版推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现将该文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那天,肖荣基在新闻中看到了哥哥肖思远牺牲的消息。突如其来的噩耗,犹如晴天霹雳,令他眼前一片漆黑、大脑一片空白,一时呆愣在那儿。那一年,肖荣基16岁,正在河南信息工程学校读书。
平静下来后,肖荣基细读了网上的消息: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边防斗争中,毫不畏惧、英勇战斗,壮烈牺牲......肖思远牺牲后,战友们在整理遗物时,看到他在一篇战地日记中写道:“走在喀喇昆仑山,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
读着读着,肖荣基泪流满面,双眼模糊。他不愿相信,哥哥的英姿已经永远定格在界碑前......
肖荣基赶紧拨打父母的手机。他知道,爸妈去年曾到部队看望过哥哥。哥哥牺牲的噩耗对于爸妈是天大的打击啊,他们能撑得住吗?
想到这儿,肖荣基心急如焚,急急忙忙从郑州坐车,直奔家里......
“你哥是为保卫国家而牺牲的,你应该为他感到骄傲”
踏过花生农田,走进飘香瓜园,穿过翠绿的槐树林,便走入了方方正正的龙王庙村。村里街道笔直、环境整洁,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个鲜花盛开的小院。
肖荣基的家坐落在村子的中央。他一踏进村庄,就看到一排排花圈摆满了街道,人们胸前戴着白花,眼噙泪水,神色凝重......
肖荣基冲进熟悉的农家小院。哥哥亲手布置的婚房现在变成了灵堂,肖思远的遗像摆放在桌子中央,穿着军装的他面带微笑,青春帅气......
肖荣基抱起哥哥浸满血迹的迷彩服,哭着说:“爸、妈,你们是不是早就知道哥哥牺牲了?”
母亲刘利霞泪流满面,抱住肖荣基说:“8个多月前,你哥就牺牲了,去年我和你爸去部队探亲,其实是处理后事。”
“你哥是为保卫国家而牺牲的,你应该为他感到骄傲......”说着,父亲肖胜松的眼泪无声地落下。
2016年5月,肖思远从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毕业参军时,肖荣基只有12岁。
春暖花开,小院里溢满芳香。肖思远胸戴红花,身着崭新的军装,惹得肖荣基羡慕不已。
“将来我也要当兵,像哥哥一样光荣。”
入伍后,肖思远驻守在海拔4800米以上的喀喇昆仑山。那里常年冰雪覆盖、高寒缺氧,是生命禁区。
千里边关万里情,一轮明月寄相思。2016年9月15日,是肖思远在部队过的第一个中秋节。夜幕降临,他静静地坐在雪山下的训练场上。遥望夜空,圆月高悬,从雪山流泻而下的“雪光”与皎洁月光重叠在一起。
倏然,肖思远的心被一种莫名的情感深深触动了。他感受到自己与一代代戍边军人的精神相通,与这片高原血脉相融。那一刻,他的心与这片土地产生了深深的连接。当晚,他在日记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天难得放了一天假,一天没有训练。上午组织了打篮球、打羽毛球和棋牌活动,放松了一天。放假不放精神,军人就是这样,都一个心情,想象何时月圆人更圆,但是军人流血流汗不流泪。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说句心里话,我也有爱......”
那年,肖思远的连队临时驻外训练,条件非常简陋。他找到指导员说:“别的都可以暂时没有,但不能没有国旗。”当天,他带人用三根钢管焊接在一起做成简易旗杆,又四处搬来石块垒起升旗台。
第二天早晨,随着太阳升起,连队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鲜艳的五星红旗从边境哨卡冉冉升起,铿锵有力的国歌响彻喀喇昆仑山......那一刻,肖思远和战友们感到无比自豪。
2020年1月,肖思远第二次回家探亲。那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与部队联系。有一次,肖思远接完电话,突然跟父母商量:“爸、妈,趁着还年轻,我想在部队多干几年。”
“当兵是你的愿望,也是你的责任,我们支持你......”肖胜松说。
“你继续留队,女朋友同意吗?”刘利霞问。
“我们商量好了,她支持我留队,下次探亲就结婚。”肖思远望着母亲,脸上露出羞涩又幸福的微笑。
“趁你休假,把东厢房装修好,将来当婚房吧!”肖胜松叮嘱说。他们猜测上次儿子带来的女同学就是女朋友。
“这个主意好,我设计一下。”
很快,肖思远画出设计图纸,购置装修材料,在东厢房吊了顶,刷新了墙壁,新买了电冰箱,购置了新床......
谁能想到,几个月后,这间婚房竟然成了肖思远的灵堂。
“你既是我的孩子,也是国家的孩子,先尽忠,再尽孝”
肖思远探家时,肖荣基最喜欢听哥哥讲边防军人的故事,每每听得热血沸腾,仿佛自己也置身于生龙活虎的军营。
“哥,你照部队标准训练我吧!”哥俩在自家院子里就搞起了军事训练......
2019年10月,肖思远第一次回家探亲。他走进熟悉的小院,宽敞亮堂的院子里堆满了花生和成熟的玉米......
“妈,妈!”肖思远一踏进自家小院,就急切地喊道。
听到儿子的喊声,母亲刘利霞匆匆忙忙从屋里出来,一把抱住肖思远,眼睛里绽出了喜悦的泪光:“俺儿回来了,妈想死你了啊!”
她左看看,右瞧瞧,仔细打量着肖思远:“思远,你黑了,也瘦了。”
肖思远原本皮肤白皙,现在他的脸却变得黝黑干裂,嘴唇青紫,古铜色的脸庞上有紫外线灼伤的痕迹。但是他笑起来时,眼睛仍然清澈透明,炯炯有神。
“儿子,你受苦了。”刘利霞抚摸着儿子的脸庞,心疼极了。
肖胜松、刘利霞只知道儿子当兵在遥远的边陲,在条件恶劣的高原,但生活环境究竟咋样,他们并不知晓。他们对边防的了解,只是停留在肖思远轻描淡写的描述和视频的“美颜”里。
他们知道儿子是个性格活泼、处事豁达、积极上进、吃苦耐劳的孩子,遇到多大困难都不会退缩。想到这儿,肖胜松、刘利霞就释怀了。
肖思远的名字来源于《诗经》,“视尔不臧,我思不远。”他是家族里的长子,父辈为他取这个名字,是希望他长大后敏而多思,眼光高远。
“知礼数,懂礼节。”这是肖思远家的家风,也是他精神成长的源头。乡里乡亲提起肖思远都竖起大拇指,直夸说:“思远是个好孩子,乖巧孝顺,将来肯定有出息。”
肖思远的父母耕种了20多亩田地。每年学校放假回家,肖思远就跟着父母种田耕地、浇水打药、除草收割,农活样样拿得起、放得下,从来不叫苦叫累。家庭的贫困和沙土地的贫瘠,磨砺出了肖思远坚毅、吃苦、乐观、自强的品质和性格。
2016年除夕,全家团圆的日子。肖思远陪着父母,一边包饺子,一边拉家常,一家人其乐融融。
“爸妈,我想去当兵。”肖思远突然说。
“你正在上学,政策允许吗?”
“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大学生当兵,我已报名了。”
“不行啊!咱家那几十亩地,还需要你来打理呢。”
性格内向、有时有点“冷幽默”的肖胜松,投了反对票。
肖思远听后,“噌”地站了起来,涨红着脸说:“爸,你反对无效。当兵是我从小的梦想,为了这一天我准备了10年,在家干农活,在学校当保安、学摄像、学做饭、体育锻炼,目的就是锻炼意志,掌握本领,到部队去......”
母亲刘利霞哈哈笑起来:“傻儿子,你爸跟你开玩笑呢。我们商量过了,当兵是你的心愿,全家人支持......”
肖胜松动情地拍拍肖思远的肩膀说:“你既是我的孩子,也是国家的孩子,先尽忠,再尽孝。”
站在旁边的肖荣基调皮地说:“俺哥先去当兵,过几年我接替他去部队。”
“中,俺替国家先养着你,等长大成人了,再交给国家。”
看着两个阳光上进的孩子,肖胜松、刘利霞陶醉在欢乐幸福之中......
“思远为国家牺牲,我们为他骄傲,没有任何要求”
2020年6月21日,肖胜松、刘利霞到石婆固镇上购买农具农药。田野里,玉米生机盎然,花生苗叶青翠。肖胜松夫妇看着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心里很是轻松愉快。
这时,肖胜松的手机响了。“肖思远在部队有点事,你们赶快回家,收拾一下东西,咱去一趟部队......”乡人武部的电话让夫妻俩内心咯噔一下,冒出一身冷汗。
子连父母心,思念远方儿。“思远究竟会出啥事呢?”
2020年6月22日,天刚蒙蒙亮,肖胜松、刘利霞就急匆匆地出门,往部队赶。临行前,刘利霞装好一个大包,特意购买了肖思远爱吃的果冻,还掬了一捧沙土,灌了一瓶黄河水。
“思远兴许是生病了......家乡的水土,养人解渴。思远长期在外,有时候拉肚子,喝点家乡的沙土水,就会好起来。”刘利霞边收拾行李边说。
肖胜松、刘利霞从平原到高原,从河南新乡到新疆,翻越达坂,穿越戈壁,昼夜颠簸,一路西行。到达喀喇昆仑山脚下的营地时,已是正午时分。
太阳映照着雪山,在蔚蓝的天空下,散发出一道道刺眼的光,营造出一个个炫目的光圈。刘利霞一走下军车,顿觉天旋地转,踉跄走了几步,就蹲在地上,呕吐起来。
他们渴望早点见到肖思远,看到他那开心的笑容。但是,肖胜松、刘利霞心中又隐约有种不祥之感。儿子探家归队才没几个月,为啥非得让我们到部队“集体探亲”?而且,一路同行者,还有从甘肃、河南、福建来的军属。
“思远呢,咋不见人呢?”风拍打在脸上生疼,像刀割一般。由于高原反应,肖胜松和刘利霞感到呼吸困难,他们一边吸着氧气,一边急切地期盼与儿子相见。
“我一直想,思远可能是受伤了,没想到是牺牲了......”一提起那一幕,刘利霞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
“思远是个好兵,是你们的好儿子。他是为国家捐躯的,你们有什么困难和要求,尽管提出来......”首长眼噙泪水,对肖胜松、刘利霞说。
“思远为国家牺牲,我们为他骄傲,没有任何要求......”刘利霞抹去脸上的热泪说。
那天,肖胜松、刘利霞守了肖思远一夜,把从家乡带来的沙土和黄河水洒在肖思远身边,把他们总也流不完的泪水洒在了儿子生活战斗过的这片土地上......
肖胜松抱着肖思远的骨灰盒离开军营时,山上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这是喀喇昆仑山在用特殊方式向英雄告别。
“思远,咱们回家了......”从新疆到新乡,从高原到平原,从部队到家乡,坐飞机、乘高铁、搭汽车......刘利霞紧紧抱着骨灰盒,一路上反复轻声呼唤着肖思远的名字。
“儿子,咱们到家了......”刘利霞推开东厢房。崭新的红彤彤的被子平铺在新床上,这是为肖思远准备的婚房啊!刘利霞眼睛盯着那条自己一针一线缝好的被子,瞬间泪如泉涌......
她把孩子的骨灰盒放在桌子中央,点燃两炷香,然后紧闭房门,夫妻俩毫无顾忌地抱头痛哭起来......
2021年2月19日,肖荣基走进了哥哥的“灵堂”。他看到“一等功臣之家”的匾牌悬挂在东厢房中央,一等功臣军功章、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等奖章摆放在肖思远的遗像前。
人们络绎不绝地前来瞻仰英雄,很多网民通过快递送来鲜花、祭品,表达对英雄的敬仰与哀思......
面对家庭的突然变故,肖荣基仿佛一夜长大了。16岁的他每天陪着父母下地干活、做饭聊天。一次和母亲聊天时,刘利霞捂着眼睛哽咽着说:“我想了很多次,你哥他已经冲出来了,如果不回去救人......可我知道,他是军人,字典里没有‘退缩’二字啊!”
“爸妈,我想报名参军”
2022年农历春节前,肖荣基放假回到龙王庙村,特意到花卉市场精心挑选了一束鲜花,放在哥哥的遗像前。
看到儿子回来了,刘利霞的话多了,脸色渐渐红润起来,肖胜松感到安心了不少,他感叹地说:“咱家又活过来了,有了生活气息,有了烟火味儿。”
时机到了,该把当兵的想法说出来了。肖荣基心想。
“爸、妈,我想报名参军,像哥哥那样卫国戍边。”肖荣基心怀忐忑地说。
正在忙碌的父母愣住了,眼睛直直地瞪着他。沉默片刻,父亲肖胜松问:“真的吗?”
“是的,我已经报名了。”
听闻此话,刘利霞停下了正在揉面的手,泪水瞬间盈满了眼眶。肖荣基从小崇拜哥哥肖思远,曾无数次说过,要像哥哥那样参军入伍,保家卫国。
那年,肖思远探亲期间,专门到学校看望了弟弟。肖荣基与哥哥也有了约定:年满18岁,当兵到部队。
肖胜松、刘利霞一直认为,肖荣基那时年幼单纯,只是凭着一腔热血说说而已。谁知,他找到延津县人武部,强烈要求报名参军。肖荣基的执着和坚持,为父母出了一道难题。
“思远,你弟弟想去当兵,你的意见呢?”
“我掏心窝讲,不想让他当兵啊!你已经为国家牺牲了,我不想......”
刘利霞转身走到东厢房,点上两炷香,坐在凳子上,看着肖思远的遗像,哭着说出了一个母亲内心的真实想法。
肖思远牺牲后,刘利霞想儿子了,遇到难事烦心事了,就会走进东厢房,对着肖思远的遗像唠叨唠叨,仿佛儿子是她的主心骨。
那晚,肖胜松、刘利霞在肖思远的“房间”里整整待了一夜。
当年农历腊月二十三过后,龙王庙村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贴上对联,农家小院打扫得干干净净,有了浓浓的过年氛围。肖胜松把肖荣基叫到东厢房,四目相对,又是一阵沉默。
“你真的决定当兵吗?”
“我从小心里就有一个当兵的梦想,知道哥哥牺牲的那一刻,我更加坚定了。”
“你哥为国捐躯了,你为你妈和这个家考虑过吗?”
“爸,哥哥走后,我时常梦见他。在我内心深处,当兵是离哥哥最近的方式。我马上就满18岁了,想接过哥哥的枪,做个像哥哥那样的人!”说完,他“扑通”一声双膝跪地。
母亲刘利霞站在一旁,默默流泪。良久,她哽咽地说:“老二啊!你长大了,你去吧!我同意。但荣基你一定要记住,在部队必须好好干,像你哥一样,不能认怂、不能后退,当个好兵。”
“还有一点,你得安安全全地回来......”
肖荣基紧紧抱住了爸妈,早已泪流满面。
“我叫肖荣基,我是‘杨根思连’第6986名战士”
2022年9月18日,肖荣基身着迷彩服,佩戴红花,来到延津县烈士陵园,与哥哥肖思远话别。
他将一束鲜花献放在墓碑前,轻轻抚摸着墓碑。“哥,追随你到部队,是我的心愿,也是咱俩的约定。我想当兵,父母内心很矛盾,在你的房间坐了整整一晚上。我知道,那是在和你商量......”
“爸妈支持我去当兵了。他们说的还是送你去当兵时的那句话:先尽忠,再尽孝......”
2022年12月,肖荣基入伍到第83集团军某旅“杨根思连”。站在杨根思广场上,肖荣基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我叫肖荣基,我是‘杨根思连’第6986名战士......”
面对英雄杨根思的雕像,肖荣基仿佛看到了哥哥肖思远的形象:挺拔威武,精神抖擞......
那天,风很大,天很冷,肖荣基却热血澎湃,激动不已。
哥哥肖思远是他学习的榜样,英雄杨根思是他心中的偶像。
高强度的训练,让肖荣基双手磨破了皮,胳膊和双腿受了伤,但他站到了标兵的位置上......
“荣基成熟了,穿着军装越来越像他哥哥的模样了......”2023年春节前,肖胜松、刘利霞来到部队,看到肖荣基的变化时感慨地说。
“请爸妈放心,我一定会像哥哥那样,当个好兵。”父母离开军营时,肖荣基认真地给他们敬了一个军礼。刘利霞望着他那挺拔的军姿、坚定的眼神,眼前仿佛又出现了肖思远的样子。她眼睛里漾起一片晶莹,忙转移视线,将目光投向远方。天边,那一座座山峰巍然耸立,在冬日的阳光下闪闪发光......
(转载自2023年5月8日《解放军报》,作者系新乡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图①肖荣基在“杨根思连”入连仪式上。
图②肖荣基在进行刺杀训练。
图片摄影:冯雨刘宸源